“陶瓷泰斗”张守智曾收到毛泽东绘制的茶杯图样
2014/3/6 23:11:43
清华美院教授、“陶瓷泰斗”的青花半彩和紫砂因缘 参与建国瓷、国礼瓷、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 毛泽东提意见并亲绘草图,“让茶杯既好看又实用”,这成为他的理念
倾情设计“国宴瓷”、“国礼瓷”,被尊为陶瓷泰斗
见到中国陶瓷设计大师张守智之前,先看到他的艺术年表,年表很长,亮点颇多,令人惊叹一位艺术家蓬勃而丰富的艺术创作道路与共和国同行60余载。他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的“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参加了20世纪70年代外交部“国礼瓷”,国庆35周年“国庆瓷”,2002年国务院“紫光阁用瓷”、陈列瓷及礼品瓷的设计和监制;他设计和制作的陶瓷艺术品频频斩获国内外大奖并为国内外收藏家所收藏;他为中国的陶瓷事业奋斗至今,被尊为“陶瓷泰斗”……
张守智在他担任顾问的北京佳美丽家陶瓷有限公司的“美瓷汇”接受采访,这里陈列着他的设计生涯中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同时也陈列着来自英国的顶级日用陶瓷品牌Wedgwood的一系列精品。也许这是“美瓷汇”的刻意而为,桃李不言,唯比照可以见深意。对于全世界爱瓷、藏瓷、赏瓷的瓷迷来说,Wedgwood代表着瓷器设计、制作的最高水准,也是瓷器的高端品质保证,而在中国,如果有幸看过这里展出的张守智的作品,不由人不心生感慨,原来,在瓷器诞生并以瓷为名的国度,有这样的大师和这样精彩的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81岁的张守智和他的作品,见证着中国日用瓷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些作品连起来,便是一部中国国礼用瓷活的历史和北京日用陶瓷业发展至今日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生动档案。
中国首批陶瓷专业学生跻身建国瓷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时,中国陶瓷业工业化生产刚刚起步,陶瓷教育远远跟不上整个行业发展的需求。1950年,北平国立艺专经国家批准转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即现在的清华美院),1951年,张守智以第一批学生的身份入学。与他同一年入学的学生当中,一共有4个名额分配给了陶瓷专业,张守智正是这4人当中的一名。据张守智回忆,当年的这4名同学毕业后,一位去了景德镇筹建景德镇陶瓷学院,一位分配到了轻工部,他自己则和另一位同学留校做了教师,继续为国家培养陶瓷专业人才。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陶瓷专业人才,他们走上不同的岗位,为中国陶瓷的发展开枝散叶,也是他们为整个陶瓷行业播下了第一批新思维的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始,国家组建了“建国瓷设计委员会”。建国瓷设计的具体工作由刚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主任张仃领导陶瓷科师生完成。其设计任务是国宴用中、西餐具。张守智便在陶瓷科仅有的几名学生中。
建国瓷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简化旧时中餐宴会的繁琐配套,按新中国宴请形式,以实用为标准。在保留了大部分原有造型的同时,对餐具中的酒具、茶具作了重新设计。在汇集了大量的设计方案后,几易其稿,确定了祝大年设计的传统青白瓷斗彩缠枝牡丹纹中餐具和青花海棠纹西餐具各一套。整个装饰吸取了敦煌图案的结构及风格特点。设计中参考了大量非陶瓷的传统艺术资料,如染织、青铜器、漆器等,充分体现了学习传统却不仅仅囿于陶瓷而是师承整个传统艺术这个宽泛的“大传统”概念。为保证装饰设计样稿的清晰、标准,从前门国画生产合作社请来了著名工笔画家陈大章、门永华、翁振庆等先生描图、画样。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文化部从故宫博物院调来多件康、雍、乾时期的陶瓷实物,以供参考。当时许多知名艺术家都参与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