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墨青花中炫舞瓷艺人生——陶瓷艺术大师傅国胜
2014/6/10 18:05:21

      陶瓷艺术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名利场,各种诱惑主导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方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除了满足艺术家不断膨胀的物欲,并没有真正解决很多艺术家的精神困惑。在周遭不少人沉溺物质的享受之中,保持平常心挣脱物欲的奴役对艺术家来说变得尤为重要,它就像宗教一样可以救赎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傅国胜就是这样一位陶瓷艺术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自勉“不息斋主”,一边生活一边创作且歌且行。

 
陶瓷艺术大师傅国胜
      外表充满沧桑、不苟言笑的傅国胜老师,对于生活和创作有着自己的方式与态度。实际上他对生活、对艺术都是一个极度热情的人,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农民,对自己播种的土地充满真诚与热爱。他每天除了看书画瓷,还每天打羽毛球,到俱乐部去跳国标舞。他说艺术家画到最后,工艺技术之外就是作品的意境,而意境比的就是艺术家画外修养、内在的功力。
      在当今浮躁的陶瓷艺术圈里,在温暖而暧昧的空调间里,没有多少人会为窗外的一片云去遐想,也没有人会为风中的一滴露珠心碎......你想要大自然最美风景,你不用乘车不用登山,只要动动手上的鼠标,大好风光就自动来到你的眼前。但傅国胜老师热爱大自然,从年轻的时候就爱好爬山涉水,是个铁杆“驴友”。他和他的驴友们曾经进入到西藏、新疆、内蒙体验、采风、写生、画画,大自然或苍凉、或淡薄、或静谧、或神圣,给予傅国胜的不仅是视觉的惊艳和感官上的刺激,当傅国胜面对大自然时,他在与自然与世界进行了真正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他的艺术视野因自然的启迪越来越宽广,他不断地赋予自己的作品以更新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他笔下的花鸟是灵动的、有生命力的,在画面中有呼之欲出的感觉。
      傅国胜认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表达的难度。你在多大的程度上丰富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就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表现图式。艺术家对于工艺上的难度、艺术上的创新失去了追求的兴致,转而追求观念的创新、追求观念效果,傅国胜认为这是在艺术上偷工减料走捷径,是名副其实的懒汉思想。陶瓷艺术的一切创新,都得益于工艺与技术的掌握和不断更新。
      傅国胜自幼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先生,潜心陶瓷绘画创作三十多年,谙熟和掌握多种陶瓷工艺及装饰手法。青花大王黄卖九的青花分水,犹如中国画的泼墨写意画 ,显得大胆泼辣、气势磅礴,造就的艺术形象具有丰满,湿润,遒劲的艺术魅力。
      傅国胜多年跟随师父黄卖九,耳濡目染,对陶瓷釉上新彩、粉彩、古彩、青花、青花斗彩、半刀泥刻花、颜色釉综合装饰等都涉猎极深。其中他的青花分水写意花鸟画精湛娴熟、技艺非凡,并有独到见解。他在坯胎上纵横驰骋,"料分五色",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纯净美好青花世界。
      傅国胜对青花瓷画情有独钟,青花颜色虽然单纯的,但傅国胜笔下的青花枝繁叶茂一点也不单调。因为他对工艺的娴熟、对青花色料的自然掌控,所创作品显示出色面浓淡相宜、色调冷暖和谐、色阶自然过度,作品重点突出瓷质的白色和釉料的青色,运用斗彩、颜色釉、半刀泥等装饰,相互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他的作品青花釉里红瓷瓶《春风得意》、《荷塘清趣》、青花刻花瓷瓶《硕果》等,这些作品色彩的强烈对比,使得画面中的花草虫鱼显得特别活跃,仿佛有如真实的自然界显示出生命的活色生香来。傅国胜青花作品中善于使用线条,在傅国胜笔下的荷花,画面保持了线条的丰富和流畅,其变化丰富而不凌乱,刚柔相济而曲直结合。作品青花色彩的润泽和线条的柔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张扬,青花分水和丰富线条的完美结合,使得他的青花荷花瓷画具有独特的现代装饰美风格。

 
瓷网总经理朱东明与傅国胜大师在“不息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