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历史人物——康达
2010/11/9 21:35:24

    康达(1877—1946),字特立:安徽祁门人。自幼聪慧,十二岁便童科高中。光绪十九年(1893年)入安徽大书院深造。在那里,接受了龚自珍的“通经致用”,魏默深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使世界观起了很大的变化。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进入北京通艺学堂,第三年中拔贡第一名。因潜心新学,得到正在筹谋改良的光绪皇帝的赏识,破格被任命为内阁中书,成为推行新政的一员。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其金兰盟兄许世英的襄助下,到日本学习陶瓷工业。时,孙中山、黄兴等云集东京,他于第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被日本政府驱逐回国。宣统元年(1909年),来到景德镇做了…—系列为人们所称赞的事。
      1、成立景德镇商务总会。光绪二十九年前后,上海、天津、汉口已成立商务总会,宣统元年(1909年),康达在向朝廷的奏折中写道:“景德镇为中国古四镇之…-‘,产瓷之富,甲于全球……远近商贾,捆载争道,遂为赣、皖接境各州县商务扼要之区,亟应设立商务总会”。不久,农工商部核准,被公推为总理(会长),陈庚昌为协理。在商务总会,极力推行民主制度,规定会员、议董、协理和总理,均用机密投筒法选举产生。特别规定总协理举定后,均应禀请农工商部加扎委用,以一年为期满,届期或另举,或连任,均以投筒得票为限,惟续任只一年之限,不得再续。对总理的权力也作了限制:“关涉商务重要事件,虽经会众公议具禀,非奉农工商部允准,不得擅行”。这些民主措施,对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成立江西瓷业公司。宣统二年(1910年),与张謇、瑞徵联合发起,从直隶(今河北)、湖北、江苏、安徽、江西五省筹措资金4 0万元银元,官商合办江西瓷业公司,被公推为总理。公司设在御窑厂,招募流敞艺人,沿用传统技艺,制造高级细瓷。在饶州府治的鄱阳高门设立分厂,名饶州瓷厂,试行机械制坯,煤窑烧瓷,为计划中的近代化瓷厂。由于辛亥革命爆发,资金无法继续筹措,饶州瓷厂…‘年后停办。景德镇本厂却兴旺发达,所产瓷器,几与前清之御窑媲美。民国4年(19l 5年),公司瓷器在巴拿马赛会获得奖牌,声誉再次鹊起,许多外商纷沓而至,盛况空前。
      3、创办中国陶业学堂。白宋至清, 由于为皇宫制作御瓷,从而造就了——代又一代的优秀;[匠,但也形成了根深蒂固封建陋习。要制造大宗的H用瓷,必须实行机械化,于是,选择了远离景德镇的鄱阳高门为新厂厂址。这里是明宣德年间设立的检封御瓷的官署,称鄱阳御器厂,留有一大片房屋和空地。为了制瓷机械化能够顺利进行,在创办饶州分厂的同时,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所陶瓷职业学校一一中国陶业学堂。办学宗旨是:“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人才, 以改良陶业”。学堂设在饶州瓷厂厂内,便于“经通致用”。始招陶业本科一‘班,收l 5岁以上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附办艺徒班一组,收l 2岁以土幼童,学制五年。生源来自筹措资金的五个省,聘徐风钧为堂长。后来辛亥革命爆发,资金无法筹集,饶州瓷厂被迫关闭,陶业学堂也因经费无着而停办。
      4、在九江、汉口、上海设立瓷器经销店。景德镇在瓷器交易方面也有许多陋规,外商末镇,必须在瓷器行落脚,又必须把庄者挑运,茭草者茭草,箩行下驳装船。中间经过许多盘剥。公司实行自产自销,减少了层次,降低了成本。三个经销店供不应求时,公司又在景德镇各厂收购,以公司名义出售,扩大了销售量。
      5、建造柴窑两座。原来的御窑厂,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窑,所以坯胎均在民窑中烧制, 叫做“官搭民烧”。而民间的柴窑,却有着许许多多的陋规,其中最严重的叫“窑禁”,即规定在某一段时间内,所有的柴窑不得开烧。每逢窑禁期间,广大做窑户、柴农、工人都“望窑兴叹”。公司为了冲破封建约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