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那些“价值连城”的建盏
2016/9/19 14:11:23

 
南宋  《五百罗汉图》
      宋代建盏在茶道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更是茶人圣物。宋徽宗在著名的《大观茶论》中亲自为建盏写评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不仅如此,徽宗还用亲自碾茶、点茶、赐茶,茶宴群臣。并很风雅地说:此自布茶。一代艺术皇帝亲自给建盏背书,大学士蔡襄也特别在专著《茶录》中提到当时盛极一时的斗茶:
      “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者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北宋 蔡襄 《茶录》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北宋 苏轼《送南屏谦师》
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
——南宋 杨万里《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闽中造茶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
——北宋 陶谷《清异录》
      盛于宋代的“点茶”传入日本,逐渐演变成了近乎宗教般神圣的茶道艺术,将日本民族“菊与刀”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到了16世纪的日本战国时代,诞生了一位传奇茶人——千利休(公元1522-1591年),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千利休用茶道直指人心,将茶道演绎成了一种神圣的生活美学。宋代的建盏传到了日本,便成为了近乎神圣的国宝级宝物。在日本室町时代,武士为了一件“唐物”赔上整座城池乃至身家性命的例子不在少数。目前被日本定为“国宝”的陶瓷只有14件,其中8件来自于中国,8件中则是有3件“曜变天目”。

 
曜变天目 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国宝级
      高7.2厘米,口径12.2厘米,足径3.8厘米。说到曜变天目,最为著名的大概就是静嘉堂文库所藏的这只了,它在光线照射下能发出七彩光芒,随着视角的改变色彩变幻莫测,给观者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堪称无价之宝!其流传经历依次是:16世纪上半叶美浓稻叶家、德川将军家(柳营御物)、17世纪再回到淀藩主稻叶家、小野哲郎(大正七年,1918年)、岩崎家(昭和九年,1924年)、后置于岩琦家所建的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曜变天目 大阪藤田美术馆藏 国宝级
      高6.8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3.8厘米。这件的曜变效果略逊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品,但是仔细欣赏,仍然称得上是美轮美奂。它传自江户时代水户德川家,大正七年(1918年)藤田平太郎以53800日元购得(当时大约相当于40公斤黄金)。其流传经历依次是:德川家康(1542-1616)、德川赖房(1603 - 1661,水户德川家)、藤田平太郎、藤田美术馆。


曜变天目 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 国宝级
      高6.6厘米,口径12.2厘米,足径3.8厘米。这件的曜变效果相比较前两件显得更弱一些了,它原归京都大德寺龙光院的创建者江月宗玩(1574-1643)所有,一直深藏寺院。 
      2003年6月12日伦敦苏富比,成交价28.5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00万)。早在13年前,这种级别的建盏就是这个价了,如果它再现市场,朋友们可以猜猜会拍出什么价格。
 
      2011年5月伦敦苏富比,成交价110.5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175万)。这是之前所保持的建盏拍卖最高成交价了,极美的银豪。
 
      201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同为临宇山人专场,成交价约合人民币202万,这件属于非常漂亮的金毫,口沿有一点点小伤,真心不算贵!
 

      201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琵金顿专场上的一只兔毫,品相并不算很好,584万港元(约合488万元人民币)成交。




      2016年纽约佳士得秋拍,【临宇山人】专场II,成交价约合人民币7800万元。这只被业内诸多资深人士评价为“历年拍卖上最好的一件建盏,之前没有,之后也很难再有”的南宋油滴天目茶盏,以150万美元-250万美元的不菲估价上拍,经过20多分钟的激烈竞价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