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窑系列展:述说瓷国千年荣光
2015/7/18 16:35:33
古瓷窑系列展,启动于2010年,是在耿宝昌、叶喆民、王莉英等专家的指导下和北京艺术博物馆领导带领的专业团队的努力下,策划实施的陶瓷专题系列展,甄选了中国四十个有代表性的古代瓷窑,每年有计划地进京展出,旨在有针对性地、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瓷窑的发展历程及其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推进中国古陶瓷研究进程,普及古陶瓷知识,弘扬古陶瓷文化。
瓷窑,是古代陶瓷手工业的遗存,在中国分布广,规模大,虽大多已成片片废墟,但沉睡其中的窑炉、窑具、废瓷与残片,却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发明、发展与传播的重要资料,也是博物馆展示的珍贵文物。瓷窑系列展,以窑址、考古新发现和窑址所在地的国有博物馆、考古机构收藏的瓷器、生产工具等实物为主,配以图片、图表、文字构成专题展,构思精巧、组织缜密、内涵丰富,生动展示中国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再现新中国以来古窑址考古科研及古陶瓷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提供人们了解、欣赏与研究陶瓷的新途径,带给人们唯美的享受与智慧的启迪!
2010年5月18日至2010年8月18日《当阳峪瓷器艺术展》
当阳峪瓷器艺术展
当阳峪窑是我国古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做工较为特别的窑场。它创烧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北宋晚期至金代,元末衰落。产品丰富,工艺精湛,装饰华美,气韵不凡,很早便在海外引起非凡影响,受到外国学者的关注与青睐。上世纪30年代,英国人对当阳峪窑进行了考古挖掘,其后瑞典人、日本人也来到当阳峪进行考察,并发表了学术论文。
《当阳峪瓷器艺术展》择选了当阳峪窑址、河南焦作市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私人收藏家收藏的瓷器珍品以及窑址出土的窑具与瓷片标本239件,是当阳峪瓷器的首次来京展出,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当阳峪窑瓷器艺术展。精心构架的“定窑风采”“磁州楷模”“钧窑遗韵”“匠心独具”“目运天成”“鬼斧神工”六大部分内容,充分展示了当阳峪窑就地取材、粗料细作、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的烧瓷历史、优势与特色,不仅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2011年6月16日至2011年8月18日《唐风一脉:巩义窑陶瓷艺术展》
唐风一脉:巩义窑陶瓷艺术展
巩义窑是古代巩义地区窑口的总称,包括了以黄冶窑、铁匠炉窑、白河窑为代表的北朝至唐宋时期的众多窑场,在中国陶瓷史上以产品种类众多而名声显赫,并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创烧于北魏,发展于隋,鼎盛于唐,衰落于宋金。其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高雅超群的艺术品位、多文明融合交流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中国陶瓷谱写了辉煌的一章。
《唐风一脉:巩义窑陶瓷艺术展》择选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巩义市博物馆珍藏的巩义窑瓷器、窑具与标本等159件,全面展示了巩义窑陶瓷的烧造工艺与艺术成就。内容分为“交融与创新——北魏陶瓷”“蜕变与成熟——隋代陶瓷”“绚丽与辉煌——唐代陶瓷”三大部分,其中以早期青瓷窑炉和早期白瓷的展示为亮点,填补了北方陶瓷研究上的实物空白。另外,唐代白瓷、绞胎、颜色釉瓷体现了巩义窑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唐三彩、绿彩、蓝彩与唐青花等也是流光溢彩,呈现出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彼此交流、相融与影响的密切关系。
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3月20日《千年迷梦:邢窑陶瓷艺术展》
千年迷梦:邢窑陶瓷艺术展
邢窑是我国生产白瓷最早的窑场和中心之一,影响深远,蜚声中外。由于白瓷的烧制成功,结束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历史,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