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耕环境陶艺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
2016/2/16 11:29:26
朱乐耕与他创作的壁画生命之绽放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艺术家及嘉宾合影
“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朱乐耕环境陶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厅举办,此次展览的主题为“生命的解构与重生”。展览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谭平副院长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教授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丽、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副所长王明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新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艺术家朱乐耕、徐累等参加了开幕式。
艺术家朱乐耕接受媒体采访
朱乐耕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政协委员,是 2012年文化部“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和2013年“中华艺文奖”的得主。他曾在中国、新加坡、香港、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及地区举办个人陶艺展。其主要贡献在于将当代陶艺与环境建筑相结合,并以气势磅礴而著称,其多件作品被安置在韩国的首尔、济州岛、国内的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著名的建筑物中,成为多座城市的重要公共艺术及人文景观,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陶艺家。多次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许多国家的重要大学讲学。
展览现场
在各种讲座及学术交流中,他通过自己的陶艺实践过程阐释了中国自然主义的哲学观,阐释了中国哲人对世界的认识,进而表达了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当代意识,但他将自己的作品的当代性,定性为本土化的当代性,即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当代性风格。
学术研讨会嘉宾
本次展览主要有两套两作品构成:一套为“生命之绽放”,是韩国济州岛肯辛顿大酒店的“生命之绽放”的系列作品。表达的是自然界生命自由萌生的璀璨过程。树叶、花朵、嫩芽、苔藓、蘑菇、河流、卵石这些似真似幻的景观。在韩国济州岛的“生命之绽放”都是固定在墙上的,但这套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作品是平铺在地上,而观众将行走在作品上方穿过的桥上观看和感受,并体验朱乐耕所想表达的生命蓬勃的生长感。
展览现场
第二套作品名称为“涅槃”。“涅槃”表达的是生命的解构与重生的过程,在展示空间中从四壁到展厅的中间都将布满作品,这些作品以弥漫在空中的佛像、手势、莲花、莲蓬、荷叶等组成。色彩只有金和白两种,金色在内,白色在外,象征着修炼是内在的,最有价值的是在内心,这种表达形式单纯简练而有哲学意味。
朱乐耕的作品大都是陈列在建筑中,与空间结合,所以,他常常喜欢将作品布满空间,让人在作品中行走,让作品环绕在人的四周,让人与作品融为一体。这种融为一体的过程,乃是在触摸(用心触摸)和体验(用心体验)作品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和作品所表达的生命在相互交换能量,并形成一种场域,而这种场域形成的过程,才是真正作品走向完整的过程。作品因人的观看和交流而完整,而人因为体验和触摸作品达到心灵的洗礼而明净,这也是他所希望献给他的作品和观众的展出效果。
展览开幕式结束后举办了小型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朱乐耕的艺术历程、环境陶艺的特点及艺术成就进行深入的探讨。
环境陶艺是指与城市环境空间和建筑融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