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低碳路未设红绿灯
2010/6/2 20:35:20

    2010年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日趋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道路并非坦途。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佛山早已融入全球化经济浪潮。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佛山企业如何应对国内外瞬息万变的形势,寻找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从本月起,本报开设“佛山智造沙龙”,与佛山产业界、企业界一起共同关注本土产业、企业在全球竞争新格局下的生存与发展,聚焦国内外产业新动向,密切关注佛山本地产业和企业热点,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未来趋向,为佛山产业和企业界搭建一个观点碰撞、互动交流的新平台。
  核心提示:
  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召开,气候和环保问题再度成为全球政府关注的焦点话题。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纷纷承诺,减少碳气体的排放。
  陶瓷行业一直被冠以“高能耗、高污染”的“帽子”,在低碳潮流兴起之后,佛山陶企低碳热的背后,是玩概念还是动真格?发展趋向引起各方关注。昨日,本报记者邀请蒙娜丽莎陶瓷董事张旗康、自然之陶董事长陈焯佑、雅士高夫陶瓷董事长陈彦斌、佛山井田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练、中国陶瓷产业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农等5位嘉宾,共同探讨。
  精彩观点:
  低碳化有利净化行业秩序,把害群之马踢出市场,以后大家再也不会“谈陶色变”——针对市场上频频发生消费者使用伪劣马桶、蹲便器造成的人身伤害,品牌企业除了呼吁外只能寄望产业升级了。
  佛山陶瓷产业的低碳化之路其实一直在走,只是不被媒体所广泛了解——面对媒体对陶瓷行业认定的“高污染高能耗”,嘉宾认为媒体和陶瓷行业均需反思。
  陶瓷低碳之路需警惕“三月花”“五月花”现象的出现——当行业处于没有规则、被伪劣次品充斥之际,面对低碳发展机遇,有企业提出行业的担忧。
  低碳前景
  1
  薄板化是陶瓷低碳趋势
  张旗康: 低碳化本质是做薄
  对于目前社会上非常关注的陶瓷低碳化,蒙娜丽莎陶瓷董事张旗康直截了当的指出其本质——做薄。他认为,这是世界建陶产业的发展大趋势,也是佛山陶瓷行业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化被动为主动的法宝。
  张旗康说,瓷砖变薄后,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安装等等各个环节都大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举例说,如果目前的瓷砖从15MM降低到5.5MM的话,同样面积传统瓷砖,陶瓷薄板陶瓷原料用量节约65%左右,瓷砖重量减少76%,用电能耗降低20%,综合能耗可降低85%,SO2、CO2、氮氧化合物、烟尘排放量减少60%以上,节约运输包装成本超过70%。同时,高层建筑物的荷重可减少20%,家居空间增加15%,还可以有效减少水泥、沙石、钢筋等的使用。可以说,材料、运输成本、能耗以及包装等各种费用的大幅减少,必然大幅提升企业产品的毛利率,降低整个产业的成本,提升总体竞争力。
  他表示,在近日国家有关部委以及陶瓷工业协会等联合在珠海召开的陶瓷产业发展论坛上,把瓷砖做薄实现低碳化,是绝大部分与会专家以及企业的共识。国家有关部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了200多家陶瓷企业进行薄板的试生产,今年10月份所有企业的测试结果将会汇总到有关部门,然后作为今后制定瓷砖薄板国家强制标准的重要依据。陶瓷薄板化将是中国陶瓷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出路。
  张永农:陶瓷低碳化佛山已领先
  中国陶瓷产业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农也指出,从世界陶瓷产业发展历程以及技术条件看,陶瓷要实现低碳化最重要的道路就是做薄。
  他认为,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把瓷砖做薄是世界的潮流也是趋势。从技术层面看,目前欧洲陶瓷生产国像意大利、西班牙等企业基本实现薄板化,且已形成完整的技术理论、设备制造以及生产工艺。
  从国内发展现状看,佛山陶瓷企业现在无论是从技术还是生产控制环节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