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收藏市场的特殊风景线 收藏应“取之有道”
2010/3/16 22:59:44
象牙雕刻而成的艺术品,向来都吸引了不少收藏人士,而牙雕本身也是杂项收藏中颇有分量的一类。我国古代牙雕作品,曾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风光多年,但是1989年《国际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公约》颁布后,牙雕品在艺术品市场上就少有露面了。在收藏市场里,其精品更是收一件少一件
牙雕艺术品“物以稀为贵”
在南宁资深藏家张国兴看来,牙雕的魅力一是在于其特殊的材质,二是在于牙雕工匠的巧妙心思和高超的技术。从事古玩艺术品收藏多年,张国兴目前收藏了几十件牙雕艺术品,大到几十厘米高的的象牙瓶,小到几厘米长宽的牙雕盒子。他认为,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象牙的颜色由最初的泛白变成沧桑的牙黄,外表也裹上一层温润的包浆,每一次仔细品味总能让人有惊艳的感觉。
“我收藏的牙雕多数是清代时期的,有的是在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得,有的是在古玩市场里淘来。”张国兴说,在几年前他还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回流的艺术品上,其中就有牙雕的精品。对于来访的客人,张国兴与人交流收藏心得时总喜欢递上一把专业的放大镜,方便对方仔细看清艺术品的细部特征,还会主动谈起自己的一些心得技巧。他说,象牙是自然生长的一种有机物质,看是否象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其横截面是否有网格纹,这种网格纹非常规整,但又不是那种死板的绝对归整,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是象牙特殊的网格纹路。找到了其中的门道,看起象牙艺术品来,先别说能看出是什么年代,至少对是否象牙材质心里有底。
张国兴经常往来于全国各地的一些古玩市场,他发现目前收藏市场上老的牙雕精品非常抢手,像他所收藏的几件牙雕笔筒,带回南宁后常有藏友恳请割爱。他介绍,近年来牙雕艺术品的市场价值逐年升温,不断创下“天价”。比如,1993年10月份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一对清代宫廷内摆设的象牙嵌翡翠珊瑚宫灯以420万港元拍出。时隔10年,2003年艺术品市场全面好转,牙雕在国内开始发力,2004年拍品市场上牙雕作品的估价比上年高出近一倍。近年来,随着瓷杂艺术品行情的全面爆发,文房清供类艺术品以其清秀雅致的特色广受关注,牙雕作品的价格开始稳步上升。只要是精品象牙雕,一经问世就会引发高价,即使是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8年秋拍,匡时国际推出的一尊宋代象牙雕释迦牟尼像,仍然拍出了784万元的天价。
“这是由象牙目前的处境所决定的。”张国兴谈到,我国古代牙雕作品曾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风光多年,1989年《国际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公约》颁布后,许多国家将象牙列入禁售项目,牙雕品在艺术品市场上便少有露面了。
收藏牙雕应该“取之有道”
在国家文物局印发的《文物出境审核标准》的通知中规定,凡在1949年以前(含1949年)生产、制作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原则上禁止出境。1911年以前(含1911年)生产、制作的文物一律禁止出境。而象牙、犀角工艺美术品是一律禁止出境的。
南宁藏家李鸣介绍,象牙可分为非洲象牙和亚洲象牙两种,形状略有区别:非洲象牙大都在1米以上,甚至可达2米,多呈淡黄色,光洁度较好,易生细小龟裂;亚洲象小一些,其象牙长度在1米左右,颜色偏白质地较软。李鸣说,收藏牙雕的藏家要小心,套用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俗话,收藏象牙同样也要遵守法规。李鸣说,不少去东南亚地区旅游的人都发现,在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上价格昂贵的牙雕艺术品,在当地可能以很便宜的价格就能买到,那是否能从国外买回来呢?这是不行的。李鸣谈到,从近年来海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的一些信息中,就曾经有人从非洲带了大量的象牙制品,在经过海关的时候不仅被依法查没,其本人也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李鸣说,被处罚者虽然不是不法分子,只是在非洲某国工作时在当地购买了象牙制品,但是他在进海关的时候没有申报自己携带有大量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