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烧于明成化时期的斗彩瓷器赝品无数
2014/4/18 20:30:50
“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 价值高赝品无数
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自“出生”起,斗彩就不是普通器物,而是“身娇肉贵”的名品。
在元青花大热、也就是“鬼谷子下山”拍出天价之前,瓷器家族中都是斗彩拿“头牌”的,也有一个说法,古代瓷器以珐琅彩为首,斗彩次之。上世纪80年代时,一只斗彩鸡缸杯以500多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引起世界对中国瓷器的关注。在1999年时,又有一只拍出2900万元。
不过,不是所有斗彩价格都是“亿亿声”,有的清三代普通斗彩价格只为数十万元。很多有瓷器专场的拍卖行以有斗彩为“上档次”的标准,如果一场拍卖会的图录封底、封面是斗彩,那么这场拍卖会也能吸引诸多藏家捧场。
而青花加彩的价值就不能与斗彩相比。一件清三代的普通青花矾红外销瓷,价格为数千元至上万元,而如果是斗彩,价值可达数十万元。为何斗彩价值远高于青花加彩?斗彩之昂贵,一是出身高贵,二是工艺难度大,三是存量稀少。另外,用于制作斗彩的胎、釉、彩一般都是上选材质,“好鞍配好马”,斗彩的矜贵也就不言而喻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制作青花加彩的就不是好的瓷胎。
由于斗彩价值高,坊间赝品无数,尤其是鸡缸杯更是随处可见,收藏者要抱着欣赏而不是拥有的心态去收藏。另外在收藏前还要学好鉴定方法:其一,由于成化年间的斗彩早于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因而到了雍正年间,优质的胎土早已被用尽,所以仅从胎土上面来看,斗彩略高于珐琅彩的质量。通过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成化斗彩胎土的显露部分色泽非常纯白而且油润。其二,斗彩与珐琅彩所绘制的图案均突出胎体表面,但是仔细比较会发现斗彩略低于珐琅彩。其三,成化年间的斗彩绘画图案均为宫廷画师亲自创作,线条生动流畅,笔法活泼。而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图案是市面上其他精品画作经皇帝批准之后绘制于瓷器之上的,虽然笔法依旧老练、准确,却略显呆滞。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