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拍场中现当代陶艺系谱
2011/6/9 20:46:48
现当代陶艺的四大主根
现当代陶艺的兴起与发展源自于四大主根:陶瓷历史的传承,现代科技的发展,主流美术的影响,全球化的大众文化。现当代陶艺主干又产生了许多分枝:实用性器皿类,建筑壁画类,纯艺术雕塑类,主流美术,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渗透等。中国传统陶瓷是以窑口或大规模的产区形式传承的,而国外传统陶瓷是以家庭作坊、村落、城镇以及品牌公司延续下来的。陶瓷艺术从工艺美术到纯美术,当代陶艺的转变受益于现代科技与陶瓷材料工艺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对陶瓷材料工艺的影响之大是任何艺术学科不可比拟的),陶瓷艺术与主流美术的互动,以及大众文化与E时代网际网络和全球化的进程。
器皿类实用性陶艺和雕塑类纯美术陶艺
在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中,器皿类陶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器形的变迁承载着东方文化的哲理,象征着历史的传承,贯串了整部工艺美术史。相对而言,陶瓷雕塑与日常生活艺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历史上大部分雕塑类陶瓷是以陪葬的冥器形式存在的。秦汉陶俑与唐三彩俑都是埋在地下的陪葬品。一些祠庙楼台建筑上的人物动物雕塑也从未被陶瓷艺术主流所重视。虽然部分器皿也曾刻画了一些动植物形象作为装饰,但是,这些内容主要还是以平面装饰的形式出现。直至近代,陶瓷雕塑福禄寿、佛像、仕女等才出现在工艺品市场。在20世纪以前,大概很少有中国家庭会将一件人物陶瓷雕塑放在家中当装饰品。
器皿类陶瓷的五大分枝
实用性器皿类陶瓷可以区别为五大分枝:产区特色,民窑风格,官窑风格,时尚风格,陶瓷设计。
产区特色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财富。相比之下,当代陶艺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儿。同时,在E时代文化、陶瓷艺术高等教育等多重影响下,陶瓷产区也涌现出一波波变革浪潮。一些工艺美术大师与青年学院派陶艺家将陶瓷产区的传统工艺与现当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创作了无数兼有产区特色与时代风格的陶艺作品。这些产区特色包括:景德镇瓷器、广东佛山——石湾公仔、龙泉青瓷、宜兴紫砂、湖南醴陵釉下彩、河南禹州钧瓷等等。
传统器皿类陶瓷主要分成官窑风格与民窑风格的两大派系。官窑风格与民窑风格就好像是景德镇瓷器上的工笔画与山东大鱼盘上的写意画。官窑瓷器让人联想到皇宫贵族奢侈盛大、金碧辉煌的庆典宴会;而民窑陶瓷则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相联系,让人感到温馨与亲切。
官窑风格的陶瓷是泛指工艺精致完美或风格艳丽豪华的,具有很强装饰性的陶瓷类器皿。早年的官窑陶瓷主要为帝皇与宗教拥有。传统官窑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景德镇瓷器。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在瓷土材料,制作工艺,装饰手段等方面达到了顶峰。18世纪以来,欧洲的英国,法国与德国也有不少皇家贵族支持的瓷厂,专事制作精致细腻,富丽堂皇的瓷器。这些官窑风格的瓷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当地的陶艺家们的创作与发展。
民窑风格的陶瓷是泛指一些以家庭作坊形式制作的、简朴、天然、厚重的陶瓷器皿。日本的传统陶瓷相当部分是以民间家庭式作坊存在的。上百年来,不同的家庭作坊形成了不同的陶瓷工艺与艺术风格。此类陶瓷作坊在日本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良好的保护。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到日本“民艺”陶瓷的影响,美国各地乡村涌现出不少个人陶瓷作坊,并逐渐发展成为纯朴厚重的美国乡村风格。此外,世界各地均有不少个人陶瓷作坊将时代精神融入陶瓷制作,尝试着新材料、新工艺、新风格,开创了个性化实用性陶瓷的新面貌。
时尚风格的陶瓷用具大部分出自于一些科班出身的新生代陶艺家之手。一些陶瓷专业毕业生开设了自己的陶瓷工作室,设计制作了不少不规则、不对称的个性化餐具与茶具,成了当代陶艺界的一个新兴实用性器具的创作群体。一些青年陶艺界师生还设计制作了非常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