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洼文化遗址
2021/3/15 15:18:17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各个时期的文化全部汇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流。其中影响深远的寺洼文化,提起寺洼文化想必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而说起寺洼文化我们不得不先来了解一个人,安特生。
民国时期,安特生经过不懈努力,先后发现了我国的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半山遗址和齐家坪遗址等等,均是中国史前极为重大的发现,安特生也因此被誉为我国的“仰韶文化之父”。上世纪20年代,安特生在兰州征集彩陶,他从临洮县一个小货摊上发现了一件破旧的彩陶罐。
后来,安特生对破旧陶罐仔细研究后,认为这件文物的意义影响深远,随后在当地传教士的帮助下,在临洮衙下集寺洼山发现了以马鞍口素陶罐为特征的寺洼文化遗址。寺洼文化遗址作为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寺洼遗址出土陶器闻名全国,而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
寺洼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千水、泾水流域。墓葬多土炕,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有单人墓葬、合葬墓和火葬墓。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装饰品和牛羊马的骨骼。少数的墓葬坑中也发现了殉人和陪葬的车马,可见当时已经进入到了奴隶社会,当时的青铜器有戈、矛、镞、刀和铃等。
1958年,考古专家在庄浪县柳家村发现了一座古墓遗址,而作为渭河流域第一处寺洼文化遗址,这座遗址的发现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考古专家在清理墓葬遗址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器,其中有一件绝世珍宝,它就是铃首铜短剑。它铸造精美、器型独特、保存完好,在1996年被国家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