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瓷器制作流程
2016/8/18 22:51:55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一抔土是如何演变成一只造型多姿,釉色万千的瓷瓶的?瓷器制作都需要哪些程序? 
      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前辈们是如何用纯手工做瓷器的?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块领略一下,古代瓷器制作流程。
  
掘泥 
      制瓷所用的瓷土都要取材提炼。一般先依山采土,然后碓(dùi)舂(chōng捣制),并将其中色澄质细者用溪水淘洗干净,再制成砖状的不(dǔn)子(特指做成砖状的瓷土块,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待用。
  
中干泥
  
中湿泥 
      是决定瓷器材质优劣的关键所在。其方法是把瓷土放入缸中,以水浸没,再用木棍不断地搅拌分离杂质,接着用马尾细箩过滤;最后将泥水倒入下铺细纱布的无底木匣内;待水干后取出,并用铁锹翻动使之结实。
  
做坯 
      做坯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对于圆形器,用拉坯车拉坯而成;对于方形或有棱角的器物,则将坯泥用布包裹后,以平板拍成片,再裁剪粘合成形。
  
烧炉
  
乳颜料
  
画花盆 
      画坯犹如添衣,是体现陶瓷器自身美感的重要步骤。古代画坯,分工十分明确细致,“画者不染,染者不画”,另外还有锥工、雕工、镂工等。 
      一件青花釉里红的制作,就需要画工先将红彩画于器上,而釉外的青花边线是出自旋坯工之手,器底的题款则由落款工完成。
  
画花樽
  
上釉
  
入炉
  
打藤  
装箱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