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4万元。
  元代琴的形制基本上继承宋琴的风格特征,款式上基本都是仲尼式。但元代古琴的制作还是留下了一些时代特点,如琴的颈部一般较短、较粗壮,腰部内收较小,总体造型风格敦实明朗、强悍劲健。
  明代琴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上自皇室大夫,下至文人平民,皆出现过很多著名琴家。明代,宗室与民间的斫琴之风盛行。明宗室的宁王、益王、潞王都亲自参与设计琴形,新增了许多式样,这也是明朝琴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明代的新增琴形主要有飞瀑连珠式、刘伯温式、列子式。这一时代的斫琴名家有祝公望(海鹤)、张敬修、方隆、惠祥等。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除两件过亿古琴和1件5000万元以上古琴外,1000万-5000万元之间的古琴不到10件,100万-1000万元价格区间的作品数量约五六十件。
  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古琴其实以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制琴居多,但对于喜欢古琴的普通收藏者来说,即便是这一档次的古琴,其价格依然很高。一名收藏者透露,他多年前曾在市场上见到一件10万元的普通清代古琴,但当时没敢买下,而如今超过100万元了。除了老琴之外,当代名家制作的古琴,现在卖价也往往动辄近十万元。
  古琴虽然是有价的,但其实更是无价的,因为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文人的寄托之一。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