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古琴: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
2012/2/23 19:55:05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古琴乐为精神载体,中国古代文人把古琴放在首位,如朱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姜夔、黄庭坚等都有相当的古琴乐修养。古琴艺术反映文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北宋的人文精神更渗透于对古琴乐的审美之中,对古琴乐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一、古琴概况
    古琴起源
    古琴,原名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后来“古琴”还成为弹拨乐器的带名词,如胡琴、提琴、扬琴、等等。本世纪初为了区别于外来的弹拨乐器,才被称作“古琴”。古琴堪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先秦以至两汉典籍中如《礼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诗经》“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可看出古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琴的基本形制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25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底板又称古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古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也或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古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古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古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古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古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标记音位。现存以唐琴最古,至今基本结构无重大改变。
    古琴样式及断纹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古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有所区分。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古琴漆断纹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有断纹的古琴,古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二、唐代古琴
    唐代古琴地位
    唐代是敞开胸怀吸纳外来文化的朝代,融合了多民族的音乐。受胡乐的影响,古琴在唐代宫廷中渐遭冷落。白居易的《废古琴》“丝桐合为古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怜汾。……”从诗人的怨愤中,我们不难看出古琴的消沉,主因不在“器”而在“音”。古琴师们惜守节奏舒缓的“楚、汉旧声”,与唐人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理所当然地遭到冷落。
    唐代古琴形制
    唐代是古琴承先启后时期。唐以前没有确切的实物佐证,唐则有盛、中、晚期制作传世,部分还具年款,可配合文献记载以研究。唐古琴造形浑圆,如盛唐古琴之面板漫圆而肥:中唐以至晚唐之面浑圆渐逊,圆则依然。现存唐古琴标准器中,制作上均有共同的时代特点,概括如下:
    选材:选桐梓为材,据《女郎环记》雷威制古琴不必皆桐,每于大风雷雪中独往峨眉,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