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本中记:“钧州窑,有朱砂红、葱翠青(俗谓鹦哥绿)、茄皮紫。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三者色纯无少变露者为上品,底有一、二数目字号为记。”清代蓝蒲《景德镇陶录》卷六中称:“钧窑亦宋初所烧,出钧台,即今日河南之禹州也,底有一、二数目字为佳。”禹州钧台窑遗存的残器早已被古陶瓷研究者、收藏家所熟知,但在早年知其窑址在何处者却寥寥无几。经调查了解,在1964年以前,只有清末和民初时期在禹州经营古玩的商人王梦兰先生知道钧台窑的具体地址。王梦兰家住禹州城关西大街,与钧台窑址近在咫尺。据王梦兰先生讲述,他年轻时常在钧台窑区里捡瓷片,曾捡到过刻有数码的瓷片,这些瓷片当时有的送朋友了,有的拿到开封古玩店卖钱度日,一片能卖几两、几十两银子,古玩店老板再卖到上海、香港,有些釉色好的甚至可以值上百两。为了赚钱,王先生从不暴露这个秘密。解放后,因需求不多他也就不再以此营生了。北京的专家学者在神垕及西部山区考察,从来没有人知道他,所以一直没有找到钧台窑遗址。1950年,最先来禹州考察钧窑的陈万里先生,在他的《禹州之行》一文里只字未提到钧台窑的问题。后来,冯先铭、叶喆民等先生,以及禹州当地的钧瓷研究者都曾对钧台窑遗址的具体位置十分关注,并进行了深入调查,但都没有得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宋钧”相一致的标本。故宫博物院叶喆民先生也在他的《河南省禹县古窑遗址调查记略》一文中说:“在神垕刘家门一带发现的早期钧瓷残片,大部分为盘、碗之类,而传世的许多号称宋钧,特别是刻有数码的盆、奁等残片一无所获。”1964年,禹县人民政府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指示,成立“钧瓷史考察组”,要求三年内写出一部《钧瓷史》。考察组经过周密调查找到王梦兰才得到钧窑的重要信息,破解了钧瓷发展方面的一大悬疑。从此,沉睡地下近千年的钧台窑遗址得以重见天日,为钧台窑的全面发掘打下了良好基础。1964年11月,考察组和省文物工作队共同进行定点考察,为全面发掘作准备。因当时全国正在搞“四清”运动,继而又是风风雨雨的“文化大革命”,考察组被撤销,考察和编史以及考古发掘工作也随之中断,这一工作也被搁置长达十年之久。
1973年至1986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建设工程,对这处古窑遗址进行了局部的数次考古发掘,“进一步证实了禹州钧台窑区的窑址是多品种瓷器生产区,而更重要的是发掘结果证实这里的钧瓷生产区确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这一重要发现,震撼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古陶瓷学术界与收藏界,从而揭开了探索钧官窑遗址之谜。”(1)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