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研究——瓷、诗、书三联艺术立体文化构想
2014/12/11 16:02:09
瓷、诗、书三联艺术作品,由三个不同的艺术体系组成,既可单独成立,又可三合为一,以展示中国文化艺术的综合美。以瓷为本。三联艺术以陶瓷为第一形象,着重体现陶瓷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通过创作思维赋予产品形制一定的艺术敏感功能,使人产生艺术共鸣。以诗为质。诗词主要围绕陶瓷这个特定载体进行创作,严格平仄和对仗关系,驾驭形象思维,贵真挚、独到。以书立言。书法在三联艺术中居其三,通过它实现艺术对语和相互传承,有机地把瓷、诗二者意图以笔墨形式向世人作进一步显示。作到让人读其诗,观其器,以获得新的艺术空间和文化感受。
以瓷为本 以诗为质 以书立言三联艺术
瓷、诗、书三联艺术作品,由三个不同的艺术体系组成。三联艺术作品既可单独成立,又可三合为一,以展示中国文化艺术的综合美,概括与大倡其自古以来三大文化现象之艺术精神。瓷、诗、书三联艺术以瓷为艺术主体,充分利用诗(诗词)、书(书法:楷、行、隶、草、篆)对其陶瓷作品进行形象描述和艺术刻划,以形成一件概括性较强、艺术性较高的综合艺术品。三联艺术作品的创作思路与实质为:采用姊妹艺术联袂的方式,通过作者创作思想及手段,赋予作品以高度的艺术形式和品味。瓷、诗、书三位一体,具有统一的丰厚性,又具有可以独立欣赏的意趣美。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
以瓷为本。姊妹艺术的联袂、嫁接为文化艺术所惯用的一般手法,这里以陶瓷艺术品为第一形象,着重体现陶瓷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展示其陶瓷艺术的固有价值。以文化精神为特质,以艺术思维为表现,强调艺术个性和时代美。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不是简单的古物复制,不是为提供诗、书创作而无目的的急就形制,而是通过创作思维赋予产品形制一定的艺术敏感功能。因此,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标准,关键使人产生艺术共鸣。瓷艺高下,重在以文载艺,以艺彰文,艺文双臻。这里,作者创作意图始终贯穿于作品之中,以形成一种独特的形式和形象美,渐趋着历史与传统的艺术进程。间或新方法、新意识的介入,导向其时代人文观念和个性表现。这无疑为陶瓷艺术创作的基本内涵。
一件完美的陶瓷艺术品,不妨说就是一首无声的诗。每个人对它的读法不同,解释也不同。这首诗是委婉的,是清丽的,有抑郁感,有起伏美;其修辞、断句、演绎无不显示和肯定着欣赏者自己的观点和经历。通过对艺术的鉴赏,展示了瓷文化的潜在深邃与宏博。一出戏、一曲歌,可以牵动人的心绪,引以与世道共歌哭,携家国同忧乐,指的是人的政治气节。然而艺术共鸣与此更是异曲同工,凭借陶瓷造型理念,装饰格调,足可冲荡人的艺术灵魂,从而触动人的思维,使人发出艺术震颤。它可以使人严谨、使人宽宏、使人境界超然、使人醒悟天机。如此种种,都不失陶瓷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气质魅力。
以诗为质。诗词则主要是围绕陶瓷这个特定的载体进行创作。要求运用近体诗(格律诗)或填词的形式,按照诗词法则规定的平仄和对仗关系,灵活驾驭形象思维,强调高格调的文化品位。诗词描述的是瓷艺作品,诗语言本身即是瓷语言,抑或说诗为瓷代言之。二者兼容,在为一种艺术灵魂而高唱,为艺术精神而感慨评述。诗词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宽泛的,它没有固定的指示范畴,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更没有死板的艺术教条,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裁决。不论从
什么位置什么角度着眼或切入,方式、方法,任其千差万别,但决离不开对陶瓷艺术作品进行张扬这个总体把握。诗词创作强调其艺术和知识性,而创作思维则要求是跳跃的,即不必循规蹈矩,一味陈因相袭。这里提出的是新颖性、时代性,离开这一点,就会使作品失去固有的光泽。
诗词创作近贴对象,它是瓷艺形制,也可以是瓷之气概;是写瓷之纹饰,还是写瓷之内质。宜声色,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