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定瓷博物馆鸿典之庆(二首)  1991.3
    定瓷失传800年后的庚午之岁,定州市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定瓷博物馆”,邀中外文化界之名流,汇聚一堂,共庆盛典,因赋二律。
    定瓷吊古
    中原历历累兜鍪,赤地哀鸿遍未休。
    花葬荒丘盈日泪,根漂逝水号天愁。
    粹华劫后空遗恨,明镜麾前失鉴筹。
    疾首无言多少事,千秋一叶唾王侯。
    定瓷新话
    日立新元仗大谋,名优此复亦风流。
    寝安宁废奔波里,声迹高飞向远陬。
    断代虬龙飞玉璧,隔洋外裔寄青眸。
    “六官粉黛无颜色”,呜磬嘎金说定州。
    原栽1996年5月23日《保定日报》
 
    七绝·壬申春,绵雨,古定
    遗址逢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 1992.5.12
    梦里东风送好音,天公逆施雨淫淫。
    明清有器凭君说,唐宋缘何作远寻。
 
    七绝·壬申之春与古陶瓷专家
    冯先铭先生再勘定窑遗址 1992.7.31
    一业精深愈积思,古稀未忘索真知。
    后生莫劝扶筇步,品格昭昭足可师。
 
    七绝·定瓷恢复
    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周淑兰教授 1992.7.31
    十年风雨济同舟,序届花明未释忧。
    露结芳丛擎壮色,绛云紫霭共登楼。
 
    七绝·神交五载
    致《河北陶瓷》总编赵鸿声先生 1992.7.28
    束笺橐笔踏天行,一字珠玑鉴至诚。
    经济腾飞云海日,文章不负血躬耕。
 
    七古·定窑玉璧赋    1997.7
    《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献之厉王,王以诳刖其左足。厉王薨,武王即位,再献武王,王又以诳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氏乃抱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乃使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日‘和氏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今应河北大学之约,为其设计制作定瓷玉璧,以为河北大学之标示。它象征河北大学作为河北重点学府为社会培养了诸多人才,他们将不失玉壁之喻而灿然熠熠。壁成之日因有七古一首,与天下学人共勉:
    帝尧之世亦风清,文溯古逸始空灵。
    天工开物文明启,玉璞琢来魄如生。
    无瑕采之东山隅,浑如青霜坚且丽。
    光夺日月十万辉,韵绕河岳八百里。
    格超香梅一品姿,意同雪花六出之。
    一錾祥瑞龙凤趋,景明人间赋好诗。
    凌霄殿饰海龙床,琥珀裁成五色装。
    谁遣四维接天地,九州成宁岁月长。
    大化归宗谒圣贤,幸哉有禹奠山川。
    金城汤池开先国,艺镌沧海到桑田。
    史传佳话独立名,“和璧”一价可连城。
    刖累五次三番酷,念兹在兹何赤诚。
    不屈强秦咸世誉,蔺公龙潭浑不惧。
    大气凛然皆为斯,报国之念终难弃。
    精诚宁忘一寸丹,化作铁血凝日寒。
    沙场百战遗白骨,不失锦绣一江山。
    扬葩振藻筑金台,兴邦立业我今来。
    朝夕鼓角声声激,大河濯足啸九陔。
    不厚其栋莫任重,鸢飞鱼跃惊世梦。
    山不厌高海惟深,至理不移发人省。
    岩岫灿灿透灵根,天作锦帛绘匠心。
    难却兹来春有脚,蓝田华彩堪殊伦。
    世贤教诲有其方,魁斗灿燃耀吾疆。
    天机释译从何始,代不乏人破天荒。
    造化之迹数《春秋》,道德礼义载风流。
    后嗣程门能立雪,昌明衍之谢君筹。
    天公抖擞呈祥光,降才人间庆流觞。
    莫慨芝兰寻幽远,道是无闻犹自芳。
    守成创业踏征途,通衙八面依中枢。
    “面壁十年图破壁”,山高永险逾鸿鹄。
    千折不回壮士心,跃然龙马起长吟。
    风雨舟船誓共济,借得金钥启千门。
    天下大事说纷纭,纵横五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