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五颜弄妩媚 白璧赢得倾城色——定瓷艺术专家陈文增访谈
2015/12/22 13:30:33
《中国改革报》记者石贵明同志就定窑恢复发展以及研究成果诸问题采访了陈文增先生。记者从陈文增先生荣获“瓷、诗、书世界基尼斯之最”谈起,及自幼读书,包括研究中鲜为人知的经历等等。陈先生认为:作为工艺美术的定瓷不能单纯表现生产工艺,应跳出工匠的圈子,创造和展示艺术与文化的高品位,使作品成为具有宏博文化特性的艺术。“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文增被剥夺了学习机会,对此他说:看着同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那种难受和渴望简直无法形容。没办法,经常背着筐佯装打柴到学校后窗去听。父母病重期间,他无暇照顾。“东风纵是难相唤,犹作春鹃带血啼。”充分体现了他献身定瓷事业之志。记者提到,五大名窑还能否出现历史的辉煌,他认为则要看产品本身与当代生活有无重大契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市场发展规律。
记者(以下简称记):先从您个人成就谈起吧。您的瓷、诗、书三联艺术获得世界基尼斯之最,肯定在诸方面都下过苦功,但每天您忙于工作,不知什么时候搞创作?
陈文增(以下简称陈):瓷、诗、书三联艺术之最是我30余年来潜心研究学习的一点成果。其中书法、诗词是从十几岁开始,对定瓷的研究创作是1978年参加工作开始的。我有自己的工作室,一般情况下,酝酿一个题材,完成一个题材。有时作品的成功产生于一种偶然。书法作品在家里书房创作的多,诗词楹联大多创作于旅途、招待所。严格地说是没有具体时间和地点,往往是即兴,有感随时而作。
定窑恢复生产35周年感赋七律八首之通艺
记:您是如何设想把三者结合起来的?
陈:作为工艺美术的陶瓷,历来为名人达士所不为。这也是名墨诗文作者能传于世,而工艺匠人不能传世的根本原因。1998年,一位朋友提醒我应把所长相结合利用起来,我悟出了"三联艺术"这个题目。我以为,工艺美术不单纯体现能工巧匠,应跳出纯工匠的圈子,创造和展示艺术与文化的高品位,使作品成为具有宏博文化特性的艺术。
记:您的一件刻花作品,销售37万元,您对此如何评价自己?
陈:首先,定窑作为历史名窑,已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其次是定窑瓷器精湛工艺的潜在价值。至于我个人的成份在里面占多大比重,还是由世人评说为佳。
记:据说您是一个脾气倔犟 ,从来不服输的人,您能有现在的成功,是否与您的个性有关?
陈:个性是固有的,不是学来的。文革时期,我不过一少年,造反派批斗我,用大力气按我的脖子,让我低头认罪,按下去又抬起来,再按下去又抬起来,没办法,只好让我抬着头。人遇到困难就退缩,注定一事无成,因为在世界上成就任何一件事,都不会一帆风顺。
记:您没读过高中、大学,但确兼任两所大学的教授,并获得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自学成才奖",又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管优秀专家。您是如何跨越这段时间和缩短其中差距的。
陈:这个问题回答较复杂。概括性的讲,是一种积累。失学后,看着同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那种难受和渴望简直无法形容。没办法,经常背着筐佯装打柴到学校后窗去听,其实也听不到什么,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吧。正是这种打击形成我后来的不懈的进取。这里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比较善于学习。
记:与您接触多次,感到非常谦虚随和,而您的属下都很惧怕您,惟恐受到您的批评,是真的吗?
陈:人应当谦逊、随和,与人交往尤其应做到宽厚、礼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为先哲之严训。而搞企业则不然。从经营管理及发展大局来认识:管理不严,必生懈怠,质量不严,必生瑕疵,人事不严,必生弊端。中华商祖陶朱公有训:"礼文接待,交关者众;货物整齐,夺人心目;躬行以律,亲感自生。"世事有别,故也因事而异。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