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编号为F1、F2和F3。
 
明代制瓷窑场全景(D7地块,东向西拍摄)
F1只揭露东半部分,东西长12.8米,南北宽3.3米,窑洞以火炕所在墙为界,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似是小院,内部是窑洞室内。火炕位于室内东南靠墙处,炕的西端中部为单眼火灶,炕内三条火道汇总至东南角烟囱中。火炕东西长2.38米,南北宽1.63米,残高约0.45米。火炕北、西侧以砖铺地,火炕西部有一澄泥池,澄泥池对面北部有粗料池和釉缸。再向西地面未铺砖。
F2进行了全面揭露。F2窑洞通长20米,宽3.45~3.85米,分为前后两室,西部末端掏挖有一个小窑洞。F2窑洞残存高度不等的砖砌两壁,西部可见明显的券顶残部。窑洞地面局部残存铺地砖。前后室的交接处有坍塌的匣钵堆积,应是空间间隔墙。窑洞入口部南侧有带灶的长方形火炕,西侧中部为灶,灶下通向炕内三条火道。火炕东西长2.2米,南北宽1.7米,残高0.2~0.35米。F2自上而下内几乎都为淤积土堆积。
F3东西长8.9米,宽3.25~3.4米,室内东半部分以方砖铺地,西半部分以条砖铺地。室内东南角有一个灶台和土炕。
依据现有材料推断,F1应当是直接与制瓷流程相关的作坊,F2为存放瓷坯的场所,F3为窑工的住房。
 
F4作坊航拍(右为北)
窑炉(Y1)为馒头窑,体量较大,整体保存较好。窑炉由进风道、窑门、火膛、窑室、排烟孔、烟室及护墙等组成。东西长8.7、南北宽4.4、残高3.2米。
窑室近底部保存较完整。窑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9、东西宽1.8米,后壁用残匣钵片砌成5个排烟孔。排烟孔后接2个烟室,平面均呈扇形,南侧烟室长1.4米,宽1.2米,残高45厘米。火膛平面呈半月形,南北长3.9、最宽处1.1、深达2.7米。火膛底部有厚约20厘米的灰渣层,其下为硬面。火膛西壁直立,用残匣钵片和耐火砖隔层砌成挡火墙。火膛入口处为窑门,宽约1、高约1.8米,整体呈长条形,顶部由长条状石块横搭,其下为条砖与石块砌筑。窑内多为淤积土和匣钵残片堆积。
进风道为长条形,自上而下设8层台阶延伸至火膛底部。呈东西走向,宽0.9~1.3米、现长3.6米,两壁由废弃匣钵和石块砌筑。进风道平面南北两翼设有护窑墙,由石块砌成,护墙宽约0.4米。
出土遗物 
从土山庙地点的探沟发掘初步成果判断,霍州窑约在北宋后期或金代前期开始烧造,金代达到成熟,形成了以细白瓷产品为主流特色产品,“擦涩圈”叠烧为主要装烧技术和细凸线纹印花为装饰特征的产品面貌。细白瓷产品胎体洁白而坚致,器类小巧而多样,釉层稀薄而光亮,釉色洁净而明快。常见器形有浅盘、小碗、小盏、玉壶春瓶等。器物内壁中下部常有细凸线纹印花装饰,纹饰或疏或密,不用边饰。纹样题材富有生活情趣,艺术风格活泼而灵动,常见纹样有水波禽鸟、缠枝花卉、蝴蝶花卉、莲花童子及奔鹿、兔子等动物纹等。纹样布局或为二方连续,或以六、八、十等分分栏布置。印花纹饰中偶有“郭窑瓷器”“廉家”“李一造”“郭七”及“闫大”等不同姓氏的标记,表现出以作坊为单位的生产经济形态。金代还生产一定量的化妆白瓷产品,器物以碗盘为大宗,也有枕等琢器。同样以涩圈叠烧为主流支烧技术,胎体黄白,器物造型圆润、圈足较高。
 
金代细白瓷印花盘 (婴戏莲纹)
 
金代细白瓷印花盏(八栏 兔子纹)
 
金代细白瓷印花碗(水波禽鸟纹)
 
金代细白瓷涩圈印花盘(水波人物纹)
 
金代细白瓷印花小碗(六栏 奔鹿纹)
 
金代细白瓷涩圈印花盘(莲花芦苇香蒲茨菇纹)
 
金代细白瓷“郭窑瓷器”商标款印花盘
 
金代细白瓷玉壶春瓶
 
金代白釉枕
霍州窑元代产品仍以细白瓷产品为大宗,常见器物有折沿小盘、高低不同的各类竹节状高足杯、带鋬沿小盏、龙柄小杯、折沿大盘等。器物常常有瓜棱腹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