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白瓷名窑——霍州窑
2016/5/10 14:47:22

 
      三晋大地,沧桑古朴,这片以黄河文明为根基的热土,作为华夏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不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历史典故与璀璨瑰宝。在众多历史遗存中,山西诸窑品类丰富,窑火鼎盛,在陶瓷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但由于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历史背景,以及山西地域民风淳朴,工农士商皆性格内敛不张扬,不善言辞与炒作等原因,大山之外的山西诸窑及其一些精美产品,至今如明珠蒙尘,未获得应有重视。
      唐代 “南青北白”的格局创立后,中国北方白瓷的工艺水平达到相当高度,山西众多窑场也有突出贡献,诸如晋北浑源窑、晋中的宋元介休窑、霍州窑,平定窑、盂县窑,晋南的阳城窑等,不乏高质量产品。在为数不少的山西白瓷窑场中,必须提及霍州窑。一般古代窑场,都会根据用户群体需求的不同,来制作不同质量的产品用以面对市场,产品有粗细之分。霍州窑的精细白瓷堪称西北白瓷的佼佼者。
      一、霍州窑的历史及相关文献记载
      霍州窑位于霍州市西南白龙镇的陈村,又有“彭窑”“西窑”“陈村窑”等别称,唯“霍窑”称谓更为广泛。窑场创烧于金代,兴盛在元代,至明清时的产品已经迥然不同,全部是普通百姓日用品。在山西可查的现代考古资料中未见宋墓有相关出土记录,北宋之后的金代墓葬中始见,如山西省文鉴所孟耀虎老师发表在故宫博物院院刊上的一篇文章《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葬出土瓷器的产地问题探讨》,文中确认部分精美瓷器为金代霍州窑产品,虽然金代的出土瓷器中霍窑所占比例较小,但已足以推翻了一些学者的霍窑元代起源说。
      后期的元代墓葬中已有大批精美物件出土,且范围比较广泛,不光山西境内,邻近的周边省市也有器物出土,甚至北京元大都遗址也有搜集到同类瓷片,足见霍窑的精细白瓷已经作为高档器物在社会上层建筑广泛使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均有收藏,在早期的著作图录中被归列在定窑系中,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标注为“霍窑系”。以上这些事实说明霍窑的历史脉络方面的结论是可信的。
      在众多名窑中,霍窑窑址发现较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才在窑址调查中被认定,历经数次科学发掘、业内多位专家学者的辛勤劳动,最终印证了多篇古籍文献中提及的“彭窑”与“霍器”。至此,一代名媛初露芳容。 
      二、精细白瓷的特点及工艺特征
      1.器形
      精细白瓷较常见的器形大多为碗、盏、洗、高足杯、钵、盖罐等常见器形,高档器形偶有仿宋代鋬耳杯、板沿洗等。一般走清秀小巧路线,杯盏与印花碗类大多小于其他窑口同类物件,轻盈秀美。高大立件极其少见,笔者近两年走访山西多处古玩市场均未见大件,也有古玩商拿手机图片推荐兜售曰玉壶春之类立件,因未见实物,不能查证,所以不敢断言。霍窑在器型上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胎薄体轻、比例恰当、小巧玲珑,美感十足,甚至是人见人爱。 
      2.工艺特征
      谈及霍州物件,均为器壁纤薄、制作精细,器型比例掌握得非常恰当。一些杯盏类器物常在利坯成型后外壁压制凹凸线条,使器壁呈瓜棱状,或在折沿器物的口沿压制裙褶花边,这种做法明显不利于清洗保存和使用,但却增加了美感,这样的制作方式在别的窑口鲜见;罐钵类器皿均微敛口,底部都以弧面急收至足墙方式处理,器形饱满,刚柔有济,并不失摆放时的稳健;盘、托一类器物多见折腰或折沿工艺,在器表外壁线与面的衔接处理上明显技高一筹,非常得当,一些光素的托盘类,也会力求低矮,采用大弧面、微敛口来体现美感。在制作工艺上,霍州窑无疑是精工细作的典范。 
      少量的早期金代产品中,制作已经趋于规整,但器物的手工拉坯旋痕、接胎痕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