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窑宋金时期的烧造窑场
2017/3/2 15:26:17

 
考古发掘北宋河津窑细白瓷标本
      河津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新发现,它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令人叹为观止。
      2016年春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对河津古瓷窑址的调查中,发现并发掘了一处宋金烧瓷窑场,为我们揭示出一个崭新的发现,意义重大。 
考古发掘河津窑金代磁枕标本
 
考古发掘河津窑金代黑画花器物标本
 
考古发掘河津窑金代磁枕
 
考古发掘金代河津窑器具
 
考古发掘金代河津窑细白瓷印花模具和标本
      固镇村西的金代窑址,是2016年的新发现,算是深闺初识,意义十分重大,仅标本展示的烧造器物,就足以让我们刮目以对了。它将为以后的古陶瓷对比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新资料。 
金代河津窑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代河津窑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金代河津窑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正隆庚辰(1160年)”墨书铭
 
金代河津窑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文字描述中记载:传山西出土
 
金代河津窑 广州南越王博物馆藏
 
金代河津窑 民间藏品
 
金代河津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里烧造的陶瓷枕最具特色,有高温、低温两类 。在造型和装饰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高温者多见八角和豆圆形两种。低温者见有八角形等。高温八角形枕由十个面粘接而成,个体较大,有的长度超过50厘米。装饰部分都在枕面,以剔刻、绘画、填彩、开光为主要装饰手法,题材有花草、诗文、动物、人物等。剔地填黑彩和黑地上白色化妆土书写诗文,是这里最具特色的装饰。黑画花还用于枕面主题纹饰,也作为辅助纹饰使用。高温豆圆形者,枕面为扁圆形,装饰以珍珠地划花为主。这类枕的共同特征是在主题纹饰下面都留有壶门开光。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御题诗文圆形枕,大体可以认定为金代河津窑的产品。
      窑址仅发现一种低温八角形枕,枕面剔花填黑彩,枕墙印花。虽然标本有限,但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使我们得以了解到大量公私收藏中方角元宝形、曲体长方形、花边豆形类这种装饰风格一致的陶枕是河津窑产品。
      河津窑的陶瓷枕,在器形、装饰上独具风采。这里烧造的枕在国内、港台、日本、西方等公私收藏中大量存在。南越王博物馆最为集中。
      河津窑中白瓷的烧造所占比例较大,北宋胎釉的细嫩到金代胎釉的粗糙,充分表现出宋金陶瓷分野中的特质变化。这种现象在宋金介休窑的产品中也有显著表现。北宋之简约与金代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陶瓷考古与美学探讨所面临的共同任务。河津窑的发现为我们丰富了一批这一研究中所需的精彩资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蔡顺拾葚” 金代河津窑 民间藏品
      河津窑宋金时期的烧造窑场,大体上为北午芹、古垛、固镇一带,呈东北西南方向并列,固镇当为中心窑场。这里能有如此高水准的陶瓷烧造,在中国陶瓷史上将是一个重要发现。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