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越窑考古新发现:后司岙唐五代窑址揭“秘”
2018/6/6 16:17:28
要说这几年瓷窑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上林湖”这个清清亮亮的名字,便是青瓷界的网红。
前年,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入选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钱报记者也连续做过专题报道。我们以为只存在文人诗词里对于秘色瓷的描述“千峰翠色”、“凉露浸衣”之绿,以及乾隆皇帝“李唐越器人间无”的感慨,在千年之后的浙江,有了明确的证据:后司岙的发现,解决了两大千年悬案——作为越窑中最高等级的秘色瓷,皇室专用,它在哪里烧,怎么烧的问题,以及唐代贡窑在哪里的问题。
近日,钱报记者探访上林湖后司岙窑址,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后司岙窑址考古领队郑建明处得知,仍在发掘中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又有大收获,发现了北宋早期越窑,出土了大量北宋普通青瓷和秘色瓷。而且,一件瓷质匣钵上的“秘色”字样,还是首次在窑址出土物中发现。
你一定有疑问,为什么去年的发现,到今年快年中了才发布?
郑建明没有马上回答,他带记者来到上林湖工作站的大院子里。
眼前出现了一排比人还高的“小山”,盖着蓝色保护罩——瓷片山,郑建明这样形容,这只是冰山一角,去年出土的瓷片、窑具,加起来有几百吨,相当于好几个火车皮,“光是清洗瓷片,就需要一年,甚至几年,对于瓷窑址来说,如果挖五年,就要整理五年,清洗、整理、编号、拍照、研究,工作非常繁琐。”院子另一头,技工们正拿着破碎的瓷片,一片一片登记,这是慢工出细活。
记者坐船,穿过碧色的上林湖,到达后司岙窑址。眼前这条编号为66号的窑址,就是考古队员在2015年和2016年大规模发掘的“宝库”,揭露了包括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等在内的丰富作坊遗迹,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基本解决了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生产问题。
去年,郑建明和同事继续在66号窑址“做文章”,在西南下坡往西布了5个探方,基本横贯整个隆起的山坡,这部分堆积原先调查时编号为64号,“喏,就是那条横过来的。” 郑建明指了指,“本来想解剖一下66号窑址的堆积有多厚,结果发现隆起的是一条窑。”
一条新的唐代窑炉被发现了,不到20米,郑建明眼睛一亮,太特殊了。
唐宋时期的越窑长度基本稳定在50米上下,“龙窑在唐代以前只有十多米,限制了产量,当然越长,产量越高,但长了以后也带来一个问题,质量控制不好。而50米上下的长度,质量和产量达到了平衡,南宋官窑和龙泉窑也是这样。”郑建明说。
20米不到的窑炉还是第一次发现,拓宽了我们对唐代窑炉的新认识。
为什么这么短?
“应该和地形有关。”我们看到,它和66号窑是垂直的,等于横过来布了一条,没法布很长,不然没有坡度了。“这也从侧面说明,后司岙这块地方的珍贵,是窑业核心区,人们真的是见缝插针地修窑。”
这条窑这么特别,不会那么简单。
考古队员发现了大量普通青瓷和秘色瓷。最重要的是,在这条窑炉里,发现了一片带“秘色”字样的瓷质匣钵。记者在库房看到,上面刻了6个字:罗湖师秘色椀。
椀?钱报记者上回曾解读过关于永嘉唐代瓯窑匣钵上的有趣文字,比如“中国”, 但“国”刻的是‘囯’字,这不是错别字,而是当时的俗字。而这次的“椀”,也是俗字。
当然,这次文字发现的重要性,不在“椀”上,而是“秘色”两字。
在法门寺地宫发现之前,“秘色瓷”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