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西营:黄岩沙埠窑址群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与认识
2023/10/16 15:43:17

2018年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对沙埠窑进行了主动性考古调查与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相关考古成果对于探索北宋中晚期越窑、龙泉窑、定窑、耀州窑等窑口的技术交流与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黄岩沙埠窑址群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与认识
台州地处东海之滨,北接宁波,南邻温州,西邻丽水、金华。台州地区的瓷窑址分布范围很广,经考察,其地域内制瓷可上溯至东汉时期,繁盛于东晋、晚唐和北宋中晚期。考古调查资料显示,唐宋时期台州地区的窑业遗存主要分布于临海、温岭和黄岩地区,其中临海地区以五孔岙、王安山、西洋里、梅浦、许墅窑址为代表,温岭地区以下圆山窑址群为代表,黄岩地区以沙埠窑址群为代表。
迄今为止,学界对于台州地区唐宋时期窑址的考古工作以考古调查为主,仅黄岩沙埠窑址群做过系统区域性考古调查和阶段性考古发掘工作。本文将结合最新考古资料对黄岩沙埠窑址群考古调查和发掘的主要收获进行讨论。
一 早期考古调查
沙埠窑址群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和高桥街道。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该窑址群的考古调查工作始于1956年。
1956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黄岩秀岭水库六朝墓葬进行考古发掘时,当地群众反映沙埠乡霅溪村(今青瓷村)一带存在青瓷窑址,待墓葬发掘工作结束后,朱伯谦、冯信敖、金祖明等先生开始对这一区域内窑址进行实地勘查,共发现窑址8处,分别为竺(竹)家岭、牌坊山、瓦屑堆、金家岙、下山头、双板桥、俞成庙和麻车窑址,并根据器物特征将其归属于越窑系,时代暂定为五代或宋代。1958年,牟永抗先生又于麻车村磁山上发现了一处窑址。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牟永抗等先生曾先后对沙埠窑址群进行实地考察。198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世龙、沈岳明先生带队赴黄岩对沙埠窑址群进行了专题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将该区域内的窑业历史划分为二期三段,将其特征归纳为“早期制品多素面,底足为玉璧形浅宽平底,用泥点支烧;后期逐渐流行刻划花装饰,器皿的形制及刻划花纹样技法明显地仿金银器风格”,并将其窑业技术与龙泉窑和耀州窑进行对比。此后,金祖明先生结合早期窑址调查资料对台州地区的窑业遗存的位置、产品构成、产品外运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专题梳理。
20世纪90年代,相传在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先后出土了一批晚唐至北宋时期的青瓷碗、壶等器物标本,经相关学者鉴定认为系沙埠窑产品。为此,1992年国家文物局曾邀请日本、捷克等五国古陶瓷专家专程来黄岩考察沙埠青瓷窑址。
此外,当地文物工作者也曾对黄岩地区窑址进行过考古调查,并发表相关调查报告。
二 2018年度主动性考古调查
2018年9月至10月,为全面了解沙埠青瓷窑址的分布、产品构成及窑业技术与时代等信息,并制定《黄岩沙埠青瓷窑址2019年考古发掘与保护方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黄岩区博物馆联合对沙埠窑址群进行了主动性考古调查工作。
 
本次考古调查历时2个月,该区域共发现窑址点9处[表一],分别为金家岙堂、窑坦、凤凰山、瓦瓷窑、下山头、下余、竹家岭、牌坊山和岙口窑址,其中牌坊山和岙口窑址为本次考古调查新发现窑址点,另外7处窑址点现已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体归入沙埠青瓷窑址〔图一〕。
 
〔图一〕 沙埠窑址群窑址分布图 (7处)
调查资料显示,这一区域内窑业生产始于晚唐时期,窑址点有金家岙堂和窑坦两处,生产规模较小,产品类型单一,器物仅限于玉璧底碗等。五代至北宋早期的窑业遗存尚未发现。
至北宋中期,这一区域窑业生产达到鼎盛,上述9处窑址点均有烧造,产品器类丰富,可辨器形有碗、盘、执壶、钵、盏、杯、灯盏等,窑具可辨器形有M形匣钵、钵形匣钵、筒形匣钵、圆形垫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