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以来龙泉青瓷的发展历程
2015/3/31 21:23:45

  在制瓷工艺上,龙泉青瓷吸收了唐、五代越窑和当时官窑以及北方各窑的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日益提高。龙泉窑烧制出精美绝纶的梅子青、粉青釉色,青翠晶润,且讲究造型艺术,产品以鼎、炉、花瓶见多。 此时,龙泉青瓷的花色品种和艺术风格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造型见长,釉色取胜,纹片着称。
  椐《七修类稿》记载,相传龙泉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擅长制瓷,各主一窑 ,造型风格与釉色各有千秋。生一所制之瓷,称为哥窑,生二所制之瓷,称为弟窑,弟窑代表浙江青瓷的正色,为我国民窑之巨擘。
  弟窑产品的特点:白胎厚釉,釉层丰富、光泽柔和、晶莹如玉,釉色有月白、豆青、青灰、蟹壳青、灰黄、炒米黄和茶叶末等不同色调,以粉青和梅子青为贵。
  哥窑产品的特点:黑胎厚釉,釉色丰润饱满、青灰淡雅,面显纹片,根据大片和小片的不同规律,纹片有冰裂纹,蟹爪纹、流水纹、百圾碎和鱼子纹片等,又有“金丝铁线”、“金丝银线”、“紫口铁足金丝线”之分类。哥窑产品古朴端庄、古色古香。
  到了元代,公元1279年—1368年,随着水陆交通和对外贸易进一步的发展,龙泉青瓷产地继续扩大,窑址遍及瓯江两岸,元代统治者又“奖励互市”,注重与各国贸易和友好往来,使元代的龙泉青瓷一跃成为世界性商品。其通商范围之广,居我国名窑之首。
  1976年在韩国新安海底沉船打捞的12700余件遗物中,其中90%以上为我国古代陶瓷,这些瓷器窑口可分: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和建窑等,其中龙泉青瓷占了打捞瓷器总数的一半以上,足以证明当时龙泉青瓷外销量之大。
  元代龙泉青瓷的特点,在装饰技艺手法上除继承北宋时期常用的划、贴、堆之外,还开创了点彩和镂空等技法,刻印文字也很流行。据考古资料显示,在龙泉周边数县,已发现窑址200处以上,可谓“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瓷船来往如织”。龙泉大窑为我国青瓷的着名产地。
  到了明代(公元1368年—1661年),工业迅速发展,“顾代”窑场成功烧制出高度达三尺的大花瓶以及口径达二尺的大盘,但此时龙泉青瓷在造型、装饰和釉色上未见有明显的长进,在技艺和釉色上比南宋时略有逊色。
  到了清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摧残,数次镇压农民暴动,对龙泉瓷业课以重税,同时由于受到景德镇瓷业兴起的冲击,龙泉青瓷业每况愈下,所以对外输出的瓷器中,龙泉青瓷退居次要地位。至清代康熙以后,终于中断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轻工业部在南京召开了全国轻工业厅局长会议,作出了《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并提出首先恢复浙江龙泉窑和河南汝窑,以后逐步恢复钧窑、耀州窑,北宋及南宋官窑 、建窑、定窑和磁州窑。近期又有人在研究和开发越窑青瓷。
  1959年浙江省政府成立了龙泉窑恢复委员会,由省轻工业厅厅长翟翕武组织,会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周仁所长、轻工业部李国桢总工程师、浙江美术学院邓向教授、浙江文化考古研究所朱伯谦等专家和龙泉产区老艺人李怀德、李怀川等组成工作集体。在对龙泉青瓷产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科学测试和复制试验工作基础上,使失传300多年的名瓷在上羊龙泉瓷厂烧制成功。在恢复龙泉青瓷的生产中,组建了科研机构—龙泉青瓷研究所,发展了生产规模。80年代形成了以上羊总厂为中心,多家分厂的现代青瓷产区。
  青瓷产品与现代生活、市场需求相结合,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于国庆35周年入选国务院紫光阁、武成殿陈设。近年来随着体制转变,瓷艺生产规模小型化、家庭化、作坊化,带来了品种多样化、个性化,恢复了手工辘轳成型,提高了青瓷艺术的造型品味,间歇式窑气体烧成工艺普及,促成了粉青、梅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