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釉下五彩国家级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扬龙辞世
2013/7/1 21:34:39
他的作品至今还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并有多幅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人物档案
陈扬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41年,出生在醴陵的一个陶瓷世家,2013年6月22日因肺癌去世,享年72岁。
从艺50余年,陈扬龙长期从事釉下彩瓷的研制工作。曾承担人民大会堂《荷纹餐具》、国务院《牡丹文具》的设计工作,参与制作了国家“三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用瓷和毛主席生活用瓷。
他还曾承担轻工部《釉下彩色标研究》课题,对200多种釉下色料,6种不同釉料,多种窑型烧制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为醴陵釉下彩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和实物依据、为普及釉下彩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不是因为病痛的折磨,摆放在陈扬龙家中的“牡丹”挂盘应该早已完工。但遗憾的是,这件未完工的釉下五彩挂盘成了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绝笔之作。家人说,陈扬龙将这件作品取名为《回眸一笑》,在住进医院后,他仍在念叨花为什么没笑,还需继续加工。
6月22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因肺癌在醴陵去世,追悼会将于今日在醴陵殡仪馆举。
陈扬龙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釉下五彩行业乃至艺术陶瓷界的巨大损失。
出生陶瓷世家
自诩玩泥巴长大
“意识不清醒时,父亲还会扬起手来做画画姿势。”6月30日,陈扬龙的大女儿陈利向本报记者回忆起陈老的最后生活,谈及最多的,仍是陈杨龙一生对陶瓷艺术的爱。“长年以来,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不是吃早餐,而是先进行一个多小时的创作。”
陈扬龙与陶瓷的缘分,起于20世纪初。
醴陵姜湾,曾经是运输瓷器的集散码头,也是二十世纪初,著名人士熊希龄开办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所在地,1906年,釉下五彩瓷在此诞生。30多年后,陈扬龙在这里出生。爷爷、伯伯、叔叔、爸爸、妈妈都做陶瓷,陈扬龙三岁时,父亲在家里开了一个做瓷的作坊,所以陈扬龙常常自诩是玩泥巴长大的。
陈扬龙7岁的生活在乡下外婆家度过,平时遇到昆虫和花草,都会不自主地画下来。陈扬龙的第一位师傅是一位街边卖艺人,当时在他家古街上有一位老艺人时常给人画肖像,放学后,他经常去看老艺人画画。
“后来,父亲就将积攒下来的几毛钱交给了老艺人,让他教父亲画肖像,这算是父亲第一次拜师学艺。”陈扬龙的大女儿陈利告诉记者,由于当时缺乏美术资料,陈老便常常捡起大人们的烟盒,照着烟盒上的人物来临摹。
16岁研发“以印代画”
主创期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1956年,15岁的陈扬龙考进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师从陶瓷大师吴寿祺,成为他的第一批弟子。因战乱而中断,快速抢救釉下五彩传统手工艺的重担落到了他们肩上。
以往,釉下五彩瓷上的花纹和图案都必须由人工一笔一笔地画上去,生产效率低,难以大规模生产。进入研究所的第二年,陈扬龙研发了用印章来代替手绘的制作工艺,半个月就完成了5到10年的工作任务,让醴陵釉下五彩瓷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倍,之后,《工人日报》报道了其“以印代画”的技术革新。
进入70年代后,陈扬龙进入创作的高峰期。1979年,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陈设进行更换,陈扬龙创作的《秋艳》挂盘入选,如今还陈列在人民大会堂。
80年代,陈扬龙试验出了不同于传统釉下彩彩绘的“薄施淡染”彩绘工艺,丰富和增强了瓷坯上画面的主体感和层次感,作品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的效果。陈扬龙并未“金屋藏娇”,而是将这种技法授徒推广,形成了当前釉下彩绘的主流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