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孜孜以求:李明艺术追求的终极旨归
2018/11/16 17:36:04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道”是一个至高的哲学范畴。无论是作为本土性思想资料的儒家哲学、道家哲学,还是后来传入中国经本土化改造的禅宗哲学,皆将“道”视为世间万物的终极旨归。儒家的孔子常言“吾道一以贯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道家的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即曰“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言“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唯道集虚”“道通为一”;其后的禅宗三祖僧璨亦有“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之偈语。所有这些智慧的思想中,一个基本共性的认识是:“道”是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本体和源头,对于一切具体事物的观照最后都应上升到对“道”的观照之上。“道”具有无穷无尽、不可言说的性质,它可以在一切事物上显现出来,却永远不可能道得完、说得尽。因此,理想的人生永远应该在对“至道”的不断追求体会之中。
 
      “道”是一切艺术最高的精神源头,也是一切艺术家穷尽所有创作方式去追求、去呈现的终极旨归。“道”在艺术中的显现也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它既表现为个别性的情愫、思绪,也表现为普遍性的规律、法则;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亦是此意。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一显现方式要更为精致深微、曲径通幽。也正因为此,许多以中国传统美学为依托的艺术作品要更加丰富微妙、耐人寻味。所谓思致愈深、立象愈妙,涵泳不尽、余味无穷,即此之意也。在当前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中,作为一个中国的艺术家,仍然不应该放弃对中国式美学、哲学的艺术呈现方式,只不过应该将之进一步推向多元文化的新高度。一个立根深厚的艺术家必须永远扛起传统文化的大旗,并以多元的文化融入其作品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领悟者,李明正是用他的陶瓷艺术创作来实现这一目标的。
      1.重视神韵的艺术追求。
      李明的陶瓷艺术主要以人物为集中表现对象,而一旦涉及人物造型,就必须牵涉到一个“形似”还是“神似”的问题。前者是指外在体貌特征的相符性,后者是指内在精神气韵的相似性;艺术讲究提炼,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必要的取舍。因此,所有以人物为代表对象的造型艺术家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究竟将何者放在第一位?李明通过创作实践给出的答复是:要更加重视人物的神韵。他的这一立场在作品中件件可证、旗帜鲜明,从最初出道以至至今,从未有丝毫动摇,执着笃定。
      李明的这一艺术追求,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的深刻体认。汉代的《淮南子》在论及绘画造型的问题时便通过生动的事例指出:“画西施直面,美而不可说(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淮南子·说山训》)西施是众所周知的美女,孟贲则是让人敬畏的猛将,可是,将西施外表画得很美却不能够使人感到愉悦,将孟贲的眼睛画得很大却不能使人感到畏惧,这就是“君形者”没有得到展现的原因。这里的“君形者”,便是主宰着人物精神气度的内在的“神”。可见,在造型艺术中,在“形”与“神”的相互关系中,“神”始终应该是居于“形”之上的。
 
    比如李明的“钟馗八件”中的“判鬼”。整体呈山岳式造型,除人物头部外,余皆浑然一体,连手都隐于浅浅的衣袖纹中。但人物的面部却是塑者重点刻画的对象,钟馗髭须、下颔及眉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