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唐代最大规模的砖瓦窑场——桑园唐代砖瓦窑址
2015/2/2 15:59:36
桑园唐代砖瓦窑址
桑园唐代砖瓦窑址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经勘探发现窑炉逾500座,是迄今已知的唐代规模最大的砖瓦窑场遗址。窑场出土的鸱吻、兽面砖等建材,均是高等级建筑才能使用的建材。据分析,此窑群与唐中宗定陵陵寝、地宫建设密切相关,甚至很可能部分供应了其他城池建设的需求。
窑场西侧紧挨一条现已干涸的沟道,深达20米,北侧是唐代定陵所在的凤凰山(唐代称龙泉山),相距2千米。
199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首次对该窑址进行了调查和局部的试掘,其中一组呈“品”字形分布的窑炉出土了鸱吻、兽面砖等唐代高等级建材。2012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又对该窑群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勘探。探明在定陵南侧9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有十三组共495座唐代砖瓦窑,后经调查,估计总数量超过500座。在窑场的东北角,有一处大型的夯土建筑基址,该建筑与定陵下宫东西并排,相距仅30余米。
该窑群的布局,除最南端的第五组3座窑为平面品字形分布外,其余均呈两两相对式、南北方向延续的布列,相对的两排窑间为长条形的操作通道,平面很像蜈蚣的形状。由于有村庄居民区的打破,勘探显示的每组窑的长度不等,最长的窑组长达280米,分布窑炉多达78座。
2013年至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多点布方,分别在6组窑炉布方共18个,发现了保存完整的窑炉、取土与初加工土料的场所、坯泥堆积坑和窑后排水设施,了解了窑场烧制中的分工情况。
揭露的窑炉26座,皆为马蹄形半倒焰式馒头窑,由窑门、窑室(火膛、窑床)、吸烟孔、烟室、烟囱等组成,大部分窑炉顶部不存,少量窑炉保存完整。可分为两类:一类形体较大,大部分保存有窑壁及其以下部分,顶部均不存,窑床长宽3.5米见方,后壁下部有五个吸烟孔,火膛较深,部分火膛还保留有炉灰,为灰白色或黑色的草木灰,窑门封门处痕迹明显;另一类形制较小,仅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窑顶尚存,窑床长宽2.5米见方,后壁底部有三个吸烟孔。据出土痕迹分析,两类窑建造手法略有不同:前者系从地面开挖大坑,然后向四周扩挖成窑室、火膛等,并向后部掏挖出烟囱,烧窑前应从顶部装窑,以泥砖坯砌出窑顶,烧成后也是从顶部开启出窑。发掘现场残留有大量的带烧结泥皮的长方砖,系是顶部砌砖,判断窑顶是装窑后用条砖券砌而成,外侧再堆土覆盖。形制较小的窑炉,则完全是从操作通道两壁掏挖而成,装窑和出窑都从窑门进出。
另外,发掘的Y164、Y165的窑顶保存完好,是生土掏挖而成,没有人工渗水孔痕迹(与《天工开物》所示窑炉不同),说明唐代烧制砖瓦的工艺与明清以后有所区别。已发掘的窑炉有两座窑壁上发现修建窑炉时工匠留下的颇显书法功力的文字,还有部分绘画作品,说明当时修建窑场的工匠中有文化水平颇高的人员参加。发掘中出土装了部分坯件但未使用即废弃的窑炉,说明装坯和掏窑分别由不同的人群承担。整个窑场各环节分工明确,每个工种都有技师,这些技师或许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唐甄官署下辖的“巧儿匠”“长上匠”。
2014年发掘的操作通道属于第四组窑,发掘部分分为北南两段,两段间以拱顶过洞连通。通道底宽3.2米,深2.2米左右,其中南段有一段深度只有1米,堆积底层发现了经过初加工(淘洗或者过筛)的原料土堆积,土质纯净,没有当地生土中大量包含的小块料礓石,堆积土北部坑道底还有坯泥痕迹。此通道在掏挖的过程中,应是边挖边进行筛土加工,操作通道兼做取土场地与原料初加工的场所。结合其他组窑勘探情况看,整个窑场的修建与使用顺序都是从北向南发展,制坯、烧制和挖新窑同时进行,掏挖出来的土同时作为原料,操作通道同时作为原料初加工的场地。
灰坑分布均在窑炉的两侧,相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