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州窑发现的问题与讨论
2015/2/7 22:26:51

一、绪论——唐窑的发现
2008年的八月中,一些高质量的出土瓷片引起了富平陶艺村的注意。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富平陶艺村不懈地收集、整理、编目并研究此类发现,累积的成果很明确地指出这是一个重大而重要的发现。主要有以下理由:(1)瓷片表明陶瓷原作具高质量;(2)这些瓷片代表很长一段时期,可以早到史前;(3)有些瓷片体现出高超的烧制技术;(4)瓷片的种类和数量表明器皿种类繁多;(5)陶瓷种类中青瓷与白瓷占大比例。在中国的历史里曾提及在唐朝西安附近曾有鼎州窑存在,但至今尚未发现窑址。而就以上五点的气势看,很可能这就是鼎州窑。这将重新梳理中国陶瓷的起源以及它的发展轨迹,并且指出在唐代或更早已有比宋代陶瓷更好的质量以及更高的烧制技术,尤其是在青瓷及白瓷的领域里。中国的陶瓷历史或将为此重写。2010年10月将有一个相关题材的讨论会在富平(西安附近)举行,欢迎世界知名的、对中国古陶瓷有兴趣的专家们来参加。我们将利用《道 陶本》这个平台作系统性的追踪报道。这个系列的总名称是《启示录》。本期先由发现单位——富平陶艺村的相关人士谈谈他们的看法。 

二、傅强(富平陶艺村总经理)的意见
2009年我们在富平华朱乡收集到的这些陶瓷标本、制陶工具、瓷石加工设备、建筑材料,以及在现有的近几平方公里的自然环境中残存的窑炉遗址、原料沉淀的堆积层现象,现在可以说这一带历史上也曾经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老窑区。仅从我们现已收集到的瓷艺的高品质,器物的丰富性、多样性,足以见当时烧造的制瓷工艺的精湛。虽然现在还没有规模化的普探发掘,但在脑海中依然能勾勒出一幅令人鼓舞的鼎盛景象。
这些鲜为世人知晓的、几乎没有历史记载的事实,得益于富平作为农业大县,祖祖辈辈以种庄稼为生的农人们,将这些精湛的陶瓷深埋在黄土里。但也使得这一曾经繁荣的时代默默无闻不被世人知晓,成为历史的盲区,成为中国近代陶瓷考古史的遗憾。
富平蕴藏着丰富的矸石、陶土资源,为陶瓷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制陶的先民们能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了如此高超水准的陶瓷品,无不令后人敬佩。真是鬼使神差,天造地成。
陶瓷可以说在农耕文明时期它是一个标志物。它能折射一个民族历史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康泰繁荣,生活的安宁富足,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和人们的智慧创造精神。危机、战争,迁栖、天灾人祸等,都能从它发展脉络的晴雨表上反映出来。陶瓷是为生活服务的器物。经济的繁荣,正是造就陶瓷鼎盛的高峰。
就收集的实物现象而言,富平老窑区陶瓷生产种类繁多而丰富,精密的材料品质和高超的釉色工艺,娴熟的装饰技巧,几乎涵盖了国内目前所有各窑区的瓷器的现象。这也使得我们不少的专家学者对它们简单归类,草率结论。作为旁观者,我以为面对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未知的历史空间,我们应不断地反思质疑自己,珍惜和尊重每次获得的实践机遇。现有收集到的实物标本特点: 

丰富性:与目前尚有的多个窑口瓷器的相同性,相似性。例如:至今尚未发现记载在陆羽茶经中所推崇的鼎州窑,唐代柴窑品质特点的瓷器,法门寺秘色瓷、越窑、钧瓷、汝窑、磁州窑和大量的北方青瓷等等。
多样性:陶瓷品形态的多样,每类器物,由大到小不同规格,不同的色泽和材质的类比性,装饰与造型手法的多样化。 

多元性:这里收集和发现的实物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金元时期的瓷器,包括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制物的发展脉络,以及涉猎的西域、佛教的、道教的等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和艺术表现形式。 
刻花工艺可以说是北方青瓷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完美地装饰了器形本身,通过图案的起伏、釉色的单纯性呈现了色彩的变化和层次,同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