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古代名窑:澄城尧头窑
2015/3/3 22:54:04
隋唐时期。澄城尧头窑陶瓷主要产于尧头镇,据《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镇古称“窑头镇”,因瓷器窑较多而得名,又由于古圣人“尧”与“窑”的发音相同,久而久之圣人之尧这个优雅的字符慢慢地取代了瓷窑的“窑”。尧头镇这一地名一直称谓至今。
尧头窑遗址东至白家城,北至澄白路,西至西坡村,南至沟边,约四平方公里,整个遗址包括古遗址窑址,瓷片堆积层,古民居建筑群、古道、古树、作坊和高岭土等。
据有关资料和“仰韶文化”考古推断,尧头窑始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另据明朝澄城县志载“澄城紫砂”始于唐(公元618年),明天启五年刻印的《同州府志》也记载“澄城尧头产陶瓷器”。清嘉庆县志载,澄城产紫砂器,朴实耐用,民国十五年《澄城附志》记述,境内工艺不兴,无其他特产,著名者惟长润镇(尧头)之瓷器,余皆寻常之物。可见澄城尧头窑迄今已有千余年烧制陶瓷的窑火延续的历史。属我国北方黄河流域著名的民窑之一。
古往今来,澄城尧头窑烧制的瓷器,大部分是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品,种类繁多。诸如缸、盆、碗、炉、罐、瓶、盏、托、灯、玩具等,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施釉,用倒焰式的馒头窑烧制,采用当地蕴藏的大量的高岭土,白碱土,其主要以黑釉为主,兼烧青釉、杂色釉。运用刻划花、青花、铁锈花及黄、褐、蓝、酱、窑变釉等进行装饰,题材极为广汜。常见的有挺拔秀美的缠枝牡丹纹,也有栩栩如生飞禽走兽,多子多福的石榴纹,连年有余的莲花纹,喻意长寿的桃纹,五行的八卦纹,花鸟鱼虫,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吉祥图案,几何纹样等。无论是划花、刻花,形象均生动活泼,笔法简洁豪放,结构严谨匀称,造型挺秀大方,从而构成了澄城尧头窑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尧头窑的带盖小罐,堪称一绝,代表天地合一的各种形态的小罐,盖子上有的爬着老鼠,活灵活现,圆圆的肚子喻意着来年丰收的喜悦。以老鼠喻多子的生殖繁衍符号,以罐盖(弧形)喻遥天,罐底喻平地,以罐喻天圆地方的宇宙母体。有的罐盖上站着狮子、狗熊、猴子、造型用作纽手等等,如把他们一字排列,如同群兽表演,妙趣横生。尧头窑生产的“懒婆娘”,更是一绝,这可能也是一大发明,这是人类最早管理小孩的工具,可能是“仰韶文化”遗存的韵味吧。这些尧头窑的部分陶瓷器,既在见证着历史,像是对世人在诉说着什么。
澄城尧头窑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民间需要什么就烧制什么,老祖先遗留下什么,就延续着什么,不受任何达官贵人的意志所影响,因此上种类繁多的器型,大小不同的规格,丰富多彩的纹饰独树一帜。它以典雅朴实和遒劲雄浑的风格,反映出历史的原貌和时代气息,博得众人的喜爱。因而,它的制瓷技术才得到长期的传播而生生不息,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少有的民瓷代表。在黄河流域的西北地区东部遗存着大量的澄城尧头窑器皿和器具,祖祖辈辈就这样传承下来了。
有人说,澄城这个地方太神秘了,盛产陶瓷的尧头窑是一个缩影,何日能将神秘的面纱揭开呢?它处在澄城、白水、蒲城三县交界,西邻洛河水系,县境内几条支流经尧头汇入洛河,水量充沛。这里曾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植被完整,存有大量的古生物、动物化石,是澄城先民们最早居住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这里地质地貌复杂,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灰石、坩土(高岭土)、硫铁、铝土和铁矿等。优质的水源,数以万计的坩土(高岭土)和煤炭资源,为古往今来烧制陶瓷提供了原料保证,制作陶瓷就地取材,用料用水用煤十分方便。这里的能工巧匠,多才多艺的窑工,制瓷技艺基本上都是跟着老祖先学来的,子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