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留住珍贵记忆——记录越窑青瓷大师嵇锡贵
2020/2/6 17:25:03
日前,一场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嵇锡贵的影像采集活动走进了贵山窑。
该项目系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之一。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负责项目实施,时代映象(北京)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执行团队,并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童力新担任本次项目学术专员。
6月18号至7月8日的拍摄刚刚告一段落,这已经是项目团队第三次来到贵山窑了进行拍摄了。
此次项目系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之一。拍摄周期预计为40天。按照技艺流程、作品类型等,将分阶段进行拍摄。目前已在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嵇锡贵大师家中、贵山窑陶瓷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等地取景,对嵇锡贵进行了近六小时的口述访问,记录了其两件作品的部分制作流程。 嵇锡贵大师正在创作越窑青瓷刻花罐“荷塘”
摄制团队对嵇锡贵大师的过往经历、技艺流程、教学实景、重要作品、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进行了系统的素材采集,确保了记录的真实性和整体性。
摄制团队在贵山窑记录中
以下摄制团队在贵山窑、以及嵇锡贵大师家中进行拍摄工作的部分照片。
1 创 作
①嵇锡贵大师创作越窑青瓷刻花罐“荷塘”的过程
②嵇锡贵大师展示恢复“7501”中的芙蓉花双面花碗的制作过程
1975年1月,设在江西景德镇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根据中央办公厅文件指示,秘密研制一批供毛主席专用的生活用瓷,工程代号为“7501”。
嵇锡贵当时任研究所艺术研究室釉下彩组的组长、项目负责人,参与了“7501”项目(即中南海用瓷)的研究设计、研制等工作,是主要参加者之一。
其中,芙蓉花双面花碗由于要做到在未成瓷时不透明的碗壁内外画上高度重合的花朵,是技术难度较大的部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