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玻璃厂”,产品称“玻璃”,名称上与制造琉璃瓦的“琉璃厂”分开。从此,由官方到民间,琉璃与玻璃两个名词有了较明显区别。
      五、材料工艺
      从材料工艺来看,玻璃是物质的一种结构状态(玻璃态),不论是琉璃瓦上面的釉还是琉璃器皿,本质上都是玻璃态。
      作为工艺品的琉璃是一种玻璃,而琉璃瓦则是陶瓷。琉璃花瓶可以叫玻璃花瓶,但琉璃瓦不可以叫“玻璃瓦”。
      琉璃瓦制品上的这层釉其实就是薄薄的一层玻璃质。玻璃和陶瓷都属硅酸盐材料,研究陶瓷的人都要学习玻璃工艺学,我读大学的时候虽然主攻陶瓷但也学玻璃工艺学,课程设置是科学合理的。工作后研究陶瓷釉时需要经常查阅玻璃工艺技术资料参考。现在有些陶瓷艺术家用琉璃粉料加工后作为陶瓷釉使用进行创作,也常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陶瓷人常说的陶琉不分家并不是一句客套话。
      因为琉璃一词多义,新中国成立后,除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还继续沿用“琉璃”外,新开发的或外来的一般用“玻璃”一词。从制作技术来看,琉璃多为手工制作,玻璃则多为机器制作。作为非晶态物质的来讲,玻璃材料的内涵更宽,更现代,玻璃制品的种类更多,用途更广泛,有建筑、光学、航空航天、光电子、激光、生物等材料。建筑玻璃制品有窗玻璃、玻璃幕墙砖、玻璃纤维等;日用玻璃有玻璃餐茶具、玻璃罐、水晶玻璃饰品等;光学玻璃有玻璃光学镜片;特种玻璃有玻璃基片、防弹玻璃、导电玻璃等等。美国工程院2002年度报告中指出“20世纪影响人类生活和世界20项最伟大的技术成就中有一半用到玻璃,四分之一不能没有玻璃”。
      综上所述,琉璃一词多义,是个古老而有丰富内涵的词汇,不论是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玻璃艺术品,还是指有釉的陶质建筑制品或雕塑制品,都应该保留下来,而且要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去提升与发展,并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而对玻璃应该赋予更现代、更广阔的内涵,玻璃产业将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发展的玻璃科技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作者:任允鹏,山东理工大学教授、硕导,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淄博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
      在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工作期间,主持或参与了国瓷、国礼的设计研发创作工作。“鱼子蓝梅瓶”“梵华净界”等陶瓷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艺术创新奖励,获发明专利授权、版权多项。著有《骨质瓷生产技术》、《简明陶瓷技艺》等专著,为《高石英瓷器》国家及地方标准起草人。
      长期从事陶瓷技术研究和国瓷艺术设计开发工作,专注于陶瓷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致力于陶瓷技艺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及传播。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