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传统 面向当代——钧瓷大师谈钧瓷发展
2019/12/12 16:42:07

      自宋代位列五大名瓷之一至今,自然天成的钧瓷在1000多年的历史沉浮中,既有辉煌时刻的釉彩万千,又有沉寂时刻的明珠蒙尘。至现代,钧瓷在一代又一代钧瓷人的努力下顺利恢复烧制,并不断展示着更大的艺术魅力,出现在世界艺术的舞台。
      作为以窑变为价值体现的独特艺术门类,钧瓷能不能走上更大的舞台,关键在于钧瓷人能不能创作出既能体现钧瓷艺术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精品。
      对于钧瓷从业者来说,不能局限于作品创作,而应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目光聚焦在更加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这是钧瓷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外界知名艺术家走进神垕,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和感悟。而在神垕成长起来的钧瓷大师,也以自身丰富的创作实践和多年的创作感悟,为钧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钧瓷艺术如何发展,神垕多位大师有着自己的理解。
 
      孔相卿:继承优秀技艺,但不能全盘照搬照抄
      作为在业界备受推崇的钧瓷领军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为钧瓷行业探索着未来发展的路径。在孔相卿看来,钧瓷来源于生活,并逐渐上升为艺术。“在宋代,皇家和士大夫阶层的介入,将钧窑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与宋代文人精神结合之后,钧瓷成为一个强烈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并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窑变釉瓷种,影响深远。”孔相卿说,如今,钧瓷艺术走入大众生活,是现代钧瓷发展的必由之路。
 
      “钧瓷以实用艺术的身份进入更多人的生活,需要体现三点,一是尊重适用,二是侧重形式,三是融入文化。”孔相卿认为,通过钧瓷艺术引领现代人新的生活方式,需要传承文化,继承其中的优秀技艺,但不能全盘照搬照抄。
      孔相卿说,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质,为钧瓷艺人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和发展空间。钧瓷可以通过与当下审美情趣紧密结合而美化生活,提升生活品位;通过产业的发展壮大,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守正创新,最好的传承是发展。钧瓷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紧跟市场,紧跟需求,将产业化生产与个性化创作有机结合,不断满足现代人的需求,钧瓷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孔相卿说。
 
      杨志:创新需要理念,理念来源于生活
      从14岁进入钧瓷行业的年轻学徒成长为享誉全国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钧瓷大师杨志60余年来矢志不渝地探索着。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杨志总结出“宁整勿碎,宁简勿繁”“型为本,釉为魂”的创作理念。
      “钧瓷的造型设计是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一线之差’,一件作品多一线少一线都不行。”杨志说,钧瓷的发展,不在于厂家有多少,也不在于从业者有多少,而在于钧瓷的质量和艺术性。钧瓷作品一定要精细,不能做烂。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定要想办法跳出限制,把钧瓷做精做细。
 
杨志作品《兽耳尊》绿宝石艺术陶瓷馆藏
      “作为钧瓷行业的从业者,不能只把创新挂在嘴边。创新需要理念,我的理念是什么呢?一切来源于生活。你不能简单地仿制历史上那几十种造型,而要引导生活,走在生活的前边。”杨志说,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不断锤炼自身技艺,一方面,把自己的作品做精细、做到位;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能够把握时代的审美取向。
 
      苗长强:不以传承为由因循守旧,不以创新为借口异想天开
      在苗家钧窑,从苗锡锦先生到大师苗长强,传承的力量不断得到壮大。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从父亲身上学到很多,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苗长强看来,古人有古人的追求,今人有今人的审美。既不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