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传统青白瓷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的整理与研究——从标准化保护等角度探讨其发展之路
2024/10/22 17:13:28

摘 要:青白瓷是景德镇最早的一类原创陶瓷品种,其成就了景德镇之名,承载并影响了元代以后景德镇诸多著名陶瓷品种的出现与繁荣,也是景德镇现存陶瓷品种中古窑址遗存最丰富的一类。但青白瓷这类含蓄内敛的陶瓷品种在明代以后逐渐被大众所忽视。本文通过对景德镇青白瓷非遗传承人王双彬、王水彬进行口述史采访,结合文献资料的考证分析,整理总结出景德镇传统青白瓷技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不足,尝试从艺术品标准化的视角为其今后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路径。
关键词:非遗传承人 口述史 景德镇青白瓷 标准化 创新发展
2017年1月,景德镇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第五批83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王双彬、王水彬兄弟分别代表《景德镇传统制瓷原料加工技艺——青白瓷釉料配制》及《景德镇传统青白瓷制作艺》两项技艺入围(图1)。“景德镇青白瓷”首次成为政府和社会认可的“陶瓷非遗项目”,并明确了这项技艺的传承人。然而,笔者认为目前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足,本文基于对两位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对景德镇青白瓷技艺留存、产业发展的现状等做了系统梳理与探讨。〔图1〕
 
景德镇是北宋著名市镇之一。其镇名确立于北宋景德元年(公元 1004 年),彼时景德镇因瓷业繁荣,一度位列全国市镇税收榜之首。南宋后期蒋祈的《陶记》深入地对青白瓷美学风格、时代背景、行政区域、销售市场、商税制度等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充分反映了青白瓷这类瓷艺品种对于景德镇的历史贡献与价值。
青白瓷白胎透明、青白釉还原气氛烧成的特性,为元代以后景德镇釉下青花、釉里红,釉上红绿彩、五彩、粉彩等品种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是景德镇功不可没的始祖类品种,其技艺的恢复、保护和发展是陶瓷非遗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王双彬、王水彬两位非遗传承人的口述资料整理,笔者将其非遗技艺恢复和发展至今的历程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表述。再根据现有发展状况阐述其发展瓶颈所在,并从标准化等角度给予发展建议,以期待景德镇传统青白瓷非遗技艺不断传承创新,拥有更好的未来。
一、契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物局在扬州成立“华东文物培训中心”,彼时浮梁青年王双彬(又名王尚宾)对文物鉴赏充满兴趣,当即赶往扬州报名。但由于并非体制内文博人员而未能如愿,但他在扬州偶遇了著名文物鉴赏家龚明勋先生。
80年代中期,王双彬来苏州拜师并跟随龚先生系统地学习古陶瓷鉴赏,1989年他在上海古玩早市无意间购买了两件宋代青白瓷盏并受龚先生认可,激发了他对青白瓷的研究兴趣。至此,他便对各地馆藏青白瓷进行探访,对景德镇青白瓷古窑址开展深入考察,逐步完善认知。90年代初逐步开始进行工艺实践的尝试,组织家中子弟实践,其弟王水彬、王清彬等逐渐加入工艺试验中。
二、尝试(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00 年代末)
明代以后传统景德镇宋元青白瓷生产技艺逐渐被其他品种融合分化,王氏兄弟无法通过在景德镇直接寻找掌握全套青白瓷技艺的老艺人进行工艺恢复,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嫁接借鉴与长期实践尝试。
1、泥釉料方面
他们在研究青白瓷之初翻阅了不少有关景德镇陶瓷工艺,尤其是泥油料配制方面记载的资料。如南宋蒋祈的《陶记》、元代孔齐的《至正直记》、清代的《南窑笔记》、1982年中国硅酸盐协会编写的《中国陶瓷史》等,尤其是出自宋代本朝的《陶记》中对景德镇青白瓷的泥油料产地和配方均有详细阐述,如:“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攸山山槎灰之,制釉者取之,而制之之法,则古垩炼灰,杂以槎叶、木杮、火而毁之,必剂以岭背‘釉泥’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