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师徐朝兴――龙泉青瓷是我的主旋律
2017/2/6 21:07:30

 
      从一个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用60年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2016年12月,徐朝兴带领自己的学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集中展现了他60年的探索成就。 
徐朝兴作品:《仿莲花尊》20世纪90年代作
      几十年间,徐朝兴的签名和印章用的称谓始终是简单的“老陶工”,“对于工匠精神,我认为第一要执着,第二要坚守,第三要传承。我认为我就是一个陶瓷工匠,一个一直坚守的手艺人。我今年已到了古稀之年,我常说自己是个‘老陶工’,因此从不敢懈怠自己的手艺,还在努力搞创作。我与龙泉青瓷已紧紧联系在一起,是龙泉青瓷塑造了我,我的一生属于龙泉青瓷。”徐朝兴说。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参观大师园青瓷作品
      从学徒到工艺美术大师
      1956年,只有13岁的徐朝兴由于家境比较困难,早早地便离开了父母,去陶瓷厂当学徒。徐朝兴回忆说:“由于我年少个子小,一开始厂方拒绝收留我。不过,也许我命中注定‘要吃这碗饭’——我天性爱玩泥巴。既然厂家不肯收,我便靠着自己的摸索尝试做些小东西。没多少时间,竟然被我摸索出了做瓷的基本要领,像模像样地做了一些小物件。厂家见状,便破例收下了我这个个头还不足一米三的小学徒,从此,我走上了陶瓷之路。”
      1957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指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在总理的亲自关心和指导下,浙江省轻工业厅组织全国的陶瓷专家,成立了“浙江省龙泉青瓷恢复委员会”,并从民间召集了李怀德、李怀川、张高岳、龚庆平、张高文5位老艺人,从学徒当中挑选了周林鑫、蔡林芝和徐朝兴3个学徒代表,成立了由8人组成的“仿古小组”,开始了对龙泉青瓷的恢复与研制。
      徐朝兴是这个8人小组里最年轻的,只有小学文凭的他朴实肯干,一门心思只想学点技术有口饭吃,所以格外用心。没过几年,徐朝兴就成为技术骨干。20岁时,还被借调到浙江美术学院,任专业辅导老师。1980年被任命为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1988年受任为总工艺美术师。
      在任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期间,受故宫一只青瓷大盆的启发,徐朝兴萌发了怎么用青瓷做大件作品的想法。最终,徐朝兴做了一件比故宫更大的,直径52厘米的迎宾大挂盆,还做了一只高1.3米的迎春大花瓶。这种大件的青瓷作品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稀奇,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烧制技术还相对落后,那时用的还是煤窑,将作品放在匣钵里煅烧。由于工艺不同,在当时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在实际制作中,也遇到了很多技术难关。从泥料的配方到拉坯,再到施釉等,屡屡遇到各种想象不到的难题。徐朝兴一个个去解决、去克服,经过了半年时间,才制作完成这两件在中国青瓷发展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作品。
 
      心手相合的跳刀之美
      徐朝兴还有一样绝活,就是跳刀。在素坯的高速旋转中下刀,一刀下去绵绵不绝,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生发出千般变化。徐朝兴的跳刀,用青瓷界的说法是“抖”。就是在修坯的过程中,刀在高速旋转的瓷坯上快速又有节奏地抖动。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坯体的高速旋转,只能看出坯体上有坯泥飞出,却看不出具体的情形。只有当跳刀结束,坯体停止旋转,那充满韵味的纹样才会显现出来。这一切完全靠的是手感。 
徐朝兴作品:灰釉跳刀《菱口碗》 
徐朝兴作品:青釉跳刀《菱口碗》
      跳刀不是徐朝兴首创,古代就有跳刀,而且多不是刻意跳刀。并且原来的设备是脚踩土轱辘,转速就会时快时慢、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