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窑--刚健 醇厚 清润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在堂谈当代国窑文化内涵
2011/10/14 22:25:11

     
    今年4月,市人大陶瓷考察团到中国南方陶瓷产区“五都一市”(宜兴、景德镇、德化、佛山、潮州、深圳市)进行了专题考察,得到很多启示。
    考察团团长曹在堂就考察情况向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晏做了专题汇报。刘慧晏对考察团的意见和建议既充分肯定又高度重视,对“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的文化内涵做了“刚健、醇厚、清润”崭新的论述,并欣然赋诗一首:“一从离火启妙思,齐国圣手巧埏埴,陶瓷器什寓国魂,百抟千炼更神奕。”
    深入领会刘慧晏同志国窑文化内涵的最新阐述,结合陶瓷考察的启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在堂就“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地域品牌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记得三年前就当代国窑这个题目您接受过记者的采访,最近刘慧晏书记又提出了“刚健、醇厚、清润”的当代国窑文化内涵。请您谈谈对这一崭新论述的理解、体会及对如何提高当代国窑品牌渗透力的建议。
    曹在堂:在这一点上,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侯法生理解得比我深刻。淄博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工艺水平先进。淄博陶瓷产品代表国家水平,是国家机关标志性用瓷;占领国际市场,畅销200多个国家;深受国民大众喜爱,成为不可或缺的家庭日用品和品位高雅的艺术品、馈赠亲友的礼品纪念品。2008年7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晏提出了“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的崭新命题。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一世人瞩目的品牌已经成为淄博陶瓷的一面旗帜和淄博市凝心聚力和谐发展的标志。
    当代国窑的核心和灵魂是文化。刘慧晏书记“刚健、醇厚、清润”的概括和阐述,准确而深刻地体现了“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其富有文采和哲理的诗句,意境深远,内涵厚重,感人肺腑,生动地展现了“抟土制器、焚柴而陶”波澜壮阔的淄博窑丰厚文化底蕴,淄博陶人勤劳智慧、奋发有为的创业精神和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博大胸怀。
    刚健,指刚正雄伟、自强不息。气势豪迈壮阔,感情热烈奔放,意境雄厚神奇,“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体现的是国窑之魂。不管是上世纪60年代创造研制的滑石瓷(强化瓷),曾获陶瓷界国家发明最高奖的合成骨瓷,还是以世纪龙瓶为代表的园林陶瓷,无不体现了国窑之品。融书画、篆刻、诗文为一体而享誉国内外的淄博刻瓷,敲响的是刚健动听的音符。
    醇厚,指纯朴、厚重、返璞归真、醇香四溢,吸纳天地之精粹、容载万物之精华,是国窑之品德。我市独创的以中华龙为代表的高石英瓷,是中南海的标志性用瓷,古朴典雅的精炻器在国际市场上独领风骚,无不得益于厚重的民族文化。茶叶末釉,雨滴釉,兔毫釉等绚丽多彩釉色散发着国窑艺术的醇香。
    清润,指清朗平正、清新时尚、明亮润泽,是国窑之韵。白如雪、润如玉、色如翠的鲁青瓷、华青瓷,光华朗润。青如蓝天、形如鱼卵的鱼子蓝釉,世界独有。自然鲜艳的高温釉中彩艺术陶瓷,清润之韵,沁人心脾。
    对刘慧晏同志的国窑文化内涵最新阐述,建议组织热爱陶瓷的有识之士,成立陶瓷文化研究会,进行更广泛的探讨,总结升华。以此激励大家认真、专业、务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实现巩固、提升、精细化,让“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具有更强的渗透力、凝聚力。
    记者:刘慧晏书记今年3月提出把陶瓷琉璃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来发展,引入和提倡陶瓷企业实践“微笑曲线”理论。对于陶瓷产业来说,这一理论的重要一端在于用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价值,文化与科技如何加快融合发展,推动淄博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曹在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