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的藏宝之路
2016/10/22 17:37:19

     
 
      马未都,刚到知天命的年纪,古玩收藏界一位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古典艺术博物馆,文化与财富并收。 
      老马识宝
  老插、文青、编辑、作家,青年时代的老马和众多蹉跎岁月中成为成功者的人一样,有着被媒体惯称为“传奇”的人生经历。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马未都才11岁。1969年,他随父亲到了黑龙江,在五七农场劳动,一呆就是两年。16岁回到北京,蹉跎了两年,18岁再到京郊农村当“老插”,直到1975年回城当工人。
  平庸的生活没有浇熄马未都对文学的热情,1981年他的处女作《今夜月儿圆》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后引起轰动,他也调入《青年文学》任编辑,十余年间以“瘦马”为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上百篇。90年代初,马未都和王朔、刘震云等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任秘书长,共同创作了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
  写完了《海马歌舞厅》,马未都突然决定再也不写了,1995年,他辞去公职,专心致志从事收藏,人生走向再次转了一个弯。从不知收藏为何物的车间工人,到今日坐拥宝物的文物收藏大家,马未都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然而,马未都自己却不太认同“传奇”的说法,“其实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传奇的,我只是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到了今天。我们这代人的命运都是与社会息息相关,严格来说,跟个人经历没有多大关系。如果说具有传奇色彩,也是因为这个社会动荡太大,50年代,6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每十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关键性的变化太多了。”
  上世纪80年代,当其他中国为购置自己梦寐以求的彩电冰箱,而把自己家中“不值钱”的老玩艺儿卖掉、甚至扔掉的时候,老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当时普通人觉得收藏瓷器字画基本属于封建遗老遗少的玩物丧志,而马未都却悄悄开始了他收藏老玩艺儿的生涯。
  喜欢就到处找,到处买。马未都说,他的很多好东西都是跟朋友“交换”过来的,上朋友家看到有喜欢的东西就管人家要,朋友说你就买点什么东西交换吧,谁也不把老玩艺儿当回事。那时候真是收藏家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文物商店内销部一只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碗才售10元钱,信托商店一对红木圆椅才卖15元钱。
  于是,凭着不太高的工资和稿费,马未都看中一件收一件。老百姓家,地摊,文物商店,文物市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随着收藏日丰,在众人懵懂混沌中马未都悄然攒下上千件瓷器、玉器和古典家具,完成了原始积累。到了80年代末,他的藏品已经小有规模,成为京城新崛起的收藏名人。 
      一双慧眼
  从白手起家到现在拥有上千件珍稀古玩,马未都全凭一双慧眼和过人的胆识。如果追问他如何练就一双慧眼,他的回答很简单,用心,还要有悟性。
  源于内心真正的喜欢,马未都对每件古玩都很用心。“最早买回来的古玩,我都不是简单看一眼就扔一边,一点一滴,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细微的地方我都要把它搞清楚。一个人对某样东西可以达成判断,主要是对它熟悉。古玩不是没有规律的,看多了也就琢磨出规律来了。”
  现在的马未都,能准确鉴定陶瓷的年代和品质,很少看走眼,甚至看到瓷器正面的图案马上就能说出另一面的花纹,这是因为在他器物上琢磨出了信息,读出了文化。
  万物皆有灵性,把玩古玩也需要灵气和悟性。马未都说,这和其他艺术一样,付出和收获不一定成正比,画了一辈子的画也不一定能成为世界大画家,天赋至关重要。“我个人悟性很好,触类旁通能力比较强,又长期接触文物采买第一线,一般作伪的人就骗不了我。”
  然而,古玩市场赝品泛滥,马未都也不是神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