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的传承人
      2006年,“磁州窑烧制技艺”被国家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千百年来磁州窑人的共同荣耀。吴兴让为磁州窑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兴让出生和成长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几十年间,拜师于旧社会,奉献于新时代。他师从傅老子,又借鉴学习王凌云等清末民国的磁州窑著名大师,承前启后,毫不因循守旧。在他多年精心培育下,彭城磁州窑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基础扎实的艺人工匠队伍。
当时跟随吴兴让拜师和学习的工匠很多,不少人成为有相当成就的艺术名家和著名工匠。他的长徒闫守信是彭城磁州窑造型模具的一位高手,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技术高超,不管什么器型模具都能做出来;二徒张志明是细瓷设计的主力骨干,他创造的刻坯镶金工艺,开创了磁州窑一项新的装饰技法;三徒仝步章善工兼写,是彩绘的领军人物。小徒魏鸿宾在制作磁州窑传统仿宋瓷器和彩绘艺术瓷上造诣很高。
      刘立忠师从魏鸿宾师傅,传承有序,他从陶瓷学校毕业后,扎根磁州窑 40 多年,热爱与执着地守护着这片热土。他传承着吴兴让、魏鸿宾的高超技艺,潜心研究和恢复了磁州窑失传已久的二十多种制瓷技法。他勇于创新,制造出许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艺术珍品,成为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首位磁州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吴兴让呕心沥血培养新人,他培养的绘画和其他技术工种人才多达几十人。无论普通的陶瓷工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还是院校毕业专业人才、外来工作的专家学者,都把他当成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是大家十分敬仰的老师傅、大工匠。他的艺术才华和道德修养,直接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堪称桃李满天下的磁州窑一代宗匠。(编辑:周 兰 作者:郭光华,峰峰矿区磁州窑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 校对:张 杰 编审:穆慧莹 监制:张新玲)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