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壶慎防此壶非彼壶 高价名家壶有染色陷阱
2010/5/25 20:12:16

    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近几年炊具市场上的明星产品——紫砂煲,实际上并不具有商家所宣称的健康、营养、养生功效,其内胆就是普通陶土,有的甚至还掺入了“铁红粉”等化工原料进行增色。对此,有资深藏家指出,与“紫砂煲”只有一字之差的“紫砂壶”同样也有这种滥竽充数、玩弄消费者的现象。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一把壶售价20元 行家称“不靠谱” 
    南宁有不少喜好喝茶的人士,茶友们手里有几把紫砂壶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近年来收藏热兴起之后,收藏紫砂壶的人数在逐渐增多。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紫砂壶目前的销售行情相当不错,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大量根本不是紫砂泥料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 
    如何分辨真假紫砂壶?曾在南宁市唐山路经营紫砂茶具生意的何先生透露,最简单的分辨方法就是看价格——便宜没好货。何先生说,真正的宜兴紫砂泥料是有一定的市场定价的,价格由不同泥料的稀有性、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来决定。曾经有朋友跑到何先生的店里,拿出一把在市场上花了20元买来的紫砂壶请他帮忙鉴定,这位朋友还很高兴自己捡到了宝。何先生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把用机器压制、原料为一般陶土的紫砂壶。朋友表示不相信,何先生拿出一块碎瓷砖,请朋友把这把壶摔碎,看看里面的构造是不是与瓷砖差不多。 
    何先生说,他的说法和做法可能有些过于“个性”,但是值得藏友们冷静分析的是,历史上紫砂就有“富贵土”之称,多为有钱人所用。在明清时期,紫砂壶的生产规模也不大。如今,紫砂矿石开采已经受到限制,泥料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时下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已经普遍得到市场的认同,其价格除去一定的人为炒作因素之外,同样也有特定的市场规律。如真正是一把好壶,很难出现20元就能捡漏的机会。 
    对此,何先生提醒,藏友们在购买紫砂壶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贪图便宜,否则很可能买到并非真正的紫砂泥料制造的壶。 
高价名家紫砂壶 也有染色陷阱 
    相比起明清、民国甚至是建国初期留下来的紫砂壶,如今市场上可以见到的紫砂壶可谓是色彩丰富得多了。南宁的韦先生收藏了近百把各式紫砂壶,他的经验是:遇到一些颜色鲜艳、少见的紫砂壶,那可要当心了,即便号称名家制造,也有可能是染色壶。 
    韦先生说,2008年的时候,他曾经花1.2万元买过一套紫砂壶,是一位具有美术大师之称的名家制造,由三款不同造型、颜色的紫砂壶组成的一个收藏系列,其中两把为墨绿色、一把为大红色。因为出自名家之手,韦先生非常重视这套壶,为了养出更好的效果,他还经常用来泡茶喝。有一次,韦先生在家里邀请茶友们聚会,特意拿出这套壶来泡茶给大家喝。当时,有位朋友告诉他,这些壶泡的茶万万喝不得。所谓墨绿颜色的紫砂泥料,其实是掺了化工颜料。行内人都知道,曾经有一段时间,市场上很流行各种创新壶,即便是名家制造,有的工艺师傅也为了增加壶的可观性而填加了人工色彩。朋友指出,这种壶只能用来收藏、欣赏,用来泡茶喝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平时喜欢用自己收藏的紫砂壶来泡茶喝的藏友,建议还是选择天然的泥料制作的壶泡茶。”韦先生介绍,收藏紫砂壶还分为使用壶和观赏壶。如果注重使用功能的,在购买时最好对紫砂泥料有一定了解。紫砂的泥料主要有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三种泥料可以单独烧制,也可以互相配比掺合使用,烧出来的紫砂壶便有了朱砂紫、深紫、栗色、海棠红、清灰等颜色。 
    新手淘壶 别被商家忽悠 
    平时选购紫砂壶,不同的藏友有不同的购买渠道,或是光顾自己熟悉的店铺,或是到古玩市场淘,甚至网购等等。但是,各种销售紫砂壶的商家在解说、介绍紫砂泥的识别、分类、工艺以及紫砂壶优劣辨别的技巧等知识的时候,都是各执一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