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光货
2011/7/11 22:03:00

                               
    紫砂光货器以茶壶器型为代表,是宜兴紫砂茗壶中三大造型体系中的一种,和花货(塑器)、筋瓤货(筋纹器)并存于世,相互辉映,已经伴随着紫砂壶的诞生流传了好几个世纪。它以几何形体为主,根据球形、筒形、立方体、长方体及其他几何形变化而来,是茗壶造型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品种最多、范围最广、形制最丰富、影响极大的门类之一。紫砂光货器包括紫砂光货素器和紫砂光货饰器两大类型。
    紫砂光货素器是以几何形体为主,根据球形、筒形、立方体、长方体及其他几何形变化而来,显著特征是素面无饰。这类作品非常讲究形侧面的线条和形体组合,以及身筒和嘴、把、盖的等附件的协调统一,它除了采用一些线型装饰外,全靠简洁的形态来表达作品自身的生命力,很见功力。如掇球、仿古、石瓢等都是传统紫砂光货的代表作。这种表现形式虽历经岁月仍熠熠生辉,也最能体现紫砂本质的简朴无华,素净端庄,洁净深沉,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一种承袭,一种审美观念的光大,是紫砂本质的正宗祖法与精神所在。
    紫砂光货素器的原始紫砂器自宋代问世以来,历经宋、元及明代早期无数陶工的开掘、淘洗,逐步演进,以宜兴当地日用陶器皿为母体,借鉴、融进外来的其他工艺形式,最终脱胎而出,在明中期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
    紫砂光货素器的造型,在没有达到艺术化程度之前,是原始的、一般的、日用的普通陶瓷品种之一,谈不上个性,也谈不上裸胎艺术美。只有在达到艺术化程度之后,才以其绝佳的实用功能,简练的几何形体造型,高度的艺术价值成为人们赏玩、收藏的艺术珍品,才谈得上艺术美。这样的美是紫砂光货素器的最高准则。它用自己独有的语言,采用反映紫砂真实面貌的质朴材质,从简洁的形式来表达思想,表达美感,表达作者的个性和见地,把作者的情感注入到形体之中,以体现作者的艺术修为。
    光货素器的艺术美,是紫砂陶艺中自然、古朴、典雅、清淡风格的定格。它虽属无釉陶。却又不同千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夹沙陶、黑陶和灰陶。它产生一种丰富的表层肌里,如砂般的颗粒特征,并在精致加工后达到粗中有细、拙中有巧、砂而不涩、光而不亮、粗而不糙、细而不腻的独特效果。供春的精巧,大彬的浑朴,鸣远的精致,彭年的端重.大亨的大度,寿珍的纯正,景舟的灵秀,无不在线与线、线与面之间形成起伏节奏,就像高山流水一样有韵律。造型的简练概括、用线的果断流畅、材质的古朴素淡,使人愉悦、赏目、惊叹,成为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典范之作。
    明末清初.社会风尚趋向奢华,紫砂光货素器也逐渐为紫砂光货饰器所替代,紫砂光货饰器风行一时。
    紫砂光货饰器装饰艺术,有塑、贴、雕、镂、琢、镶等等形式:
塑,雕塑、捏塑。通常以泥做材质,创造形象。
贴,粘附。在紫砂的成型工艺中,用湿泥捻、捏、搓成设计所需的雏形,或在泥片、泥粒上印、画好图案,然后将它粘附于湿泥坯上,再用工具加工修整。通常有贴竹叶、贴松针、贴梅花、贴花板和模贴印等。
    雕,雕刻。雕与刻是相关联的。紫砂艺人通常把陶刻称为“雕刻”。在紫砂的成型工艺中,于湿泥上用同一制坯的泥(需含水分23%).组成高、低浮雕或圆雕,作为器物的某一组成部分,或构成器型装饰,称谓“雕”。
    镂,镂刻、镂雕。紫砂“镂”的技法,是指镂空之意,实质是一种镂雕。镂有单层和双层之别,作法是,在单层或双层湿坯上,用一种斜口刀,或专用工具,雕出镂空的纹样或书体,使之凸显出来。紫砂镂空技法主题突出,层次丰富.灵动精巧。
    琢,雕琢。在紫砂技艺中,“琢”的技法用作装饰,手法较多,如用陶刻刀头,在干的泥坯上,一琢琢地刻,形成砂地效果,使主纹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