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瓷窑址初探
2015/3/7 22:10:04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时,曾于韦班处索求大邑瓷碗。当诗人收到友人送来瓷碗时,不禁为大邑瓷器的自胜霜雪、声如哀玉,赞叹不已,并为此写下题为《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一诗: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从杜甫这首诗里,可知在唐代大邑是烧过白瓷的。白瓷的质量很高,釉色晶莹,自来胜过霜雪;瓷胎极薄,重量很轻;烧成温度高,质地坚硬;扣起来象哀玉之声一样,十分悦耳。这种名贵瓷器,当时在成都还很不容易见到,所以杜甫赞尝不已。但为什么自此以后,不再有人提到大邑瓷呢?也没有人发现过大邑烧造白瓷的窑址呢?有人说,杜甫可能弄错了烧造这种白瓷的地点;也有人说,杜甫诗中所指的大邑,系泛指“通都大邑”并非确指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邛州之大邑。
      杜甫当时就住在成都,成都距大邑仅百里之遥。这么近的距离,无论古代或现代都不大可能传闻失实。而且据清乾隆版《大邑县志》说:“大邑县距崇庆州(按:唐名蜀州)只一舍,少陵至州治东阁观梅时过大邑,晤邑令,访瓷窑。”这说明,杜甫于韦班处求得大邑瓷碗后,还亲自到大邑访过大邑瓷窑呢l这样,杜甫把烧造“大邑白瓷”的地点弄错的可能性就吏不存在了。
      至于烧造“大邑白瓷”的地点,杜甫诗中是泛指“通都大邑”,还是确指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邛州的大邑呢?比杜甫晚生413年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肯定的答复。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陆游任蜀州通判时,曾偕同蜀州教授吕周辅游大邑,作纪游诗十余首,其中有一首题为《九月三日同吕周辅教授游大邑诸山》的诗写道: 
大邑知名杜叟诗,山中仍值菊花时。
节旄落尽羁臣老,髀骨生来壮士悲!
豪举每嫌杯缘浅,痴顽颇怪鬓丝迟。
广文别乘官俱冷,相伴宽为五日期。 
      在陆游看来,大邑县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杜甫写了称赞大邑瓷碗的一首诗,这说明直至陆游那个时候,人们还毫不怀疑,杜甫所说的“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的大邑,就是在唐代隶属于邛州,而现在隶属成都市的大邑县,绝不是什么泛指“通都大邑”。
      那么,为什么杜甫写诗后不再有人提到大邑瓷呢?为什么解放三十多年来,大邑瓷窑遗址一直没有被发现呢?
      其中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邑县烧造瓷器,无疑是在邛窑的影响和带动下搞起来的。其产品的造型、釉色可能与邛窑产品相似。在唐代,大邑县隶属于邛州,故大邑瓷窑的产品一般皆以邛窑产品目之。况在古代,人们称述某人的籍贯或某种产品的产地时,只道其州而略其县的情形是常有的。由于大邑瓷习惯上被人们笼统称为邛瓷,故除杜甫外,一般人很少提大邑瓷,特别是历史文献记载上没有单独提大邑瓷。
      第二,大邑烧造的细白瓷,显然不是在四川窑系的影响下烧造的。因为成都附近的邛窑、青羊宫窑生产的瓷器均瓷胎厚重、粗疏,和杜甫笔下的大邑瓷迥然不同。大邑烧造白瓷可能是受外来的影响,譬如说,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河北首先遭受兵灾,邢窑系的窑主或工人先是逃难到关中,然后辗转来到大邑,发现大邑瓷土优良,因此投身大邑某窑场,甩邢窑烧造自瓷的传统工艺在大邑烧造白瓷。由于大邑的瓷土好,可塑性强,因此烧成的瓷器,瓷胎薄、火候高、色泽美,比起杜甫见过的邢瓷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杜甫才那样地赞美它。
      但由于那时天下大乱,物价腾贵,民不聊生。僻处一隅的四川,这时的米价也比唐代开元年问上涨十几倍。象大邑白瓷这样的精品,对瓷土、釉料、燃料及镟胚等加工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因而生产成本比生产普通瓷器相对地高得多,其销路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大邑白瓷可能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