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文房四宝之首——砚台
2016/3/20 17:18:21

 
清 紫檀砚台盒
 
乌木砚台 红木盒
 
云龙纹砚台
 
清 蟠桃形纹砚
 
清 象牙砚台












             
历代文人文房四宝之首——砚台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砚台自古以来只是文人书案上默默无言的配角,然而事实上,历代文人却把砚台奉为文房四宝之首。
文人大家苏轼,“平生以文为业,砚为田”。十二岁时的他,在地里挖出一块石头,其父谓之“天砚”,授予苏轼。而这般儿时的激励,成为东坡先生一生纵横文坛的起点。此后他赏砚、藏砚、刻砚、赠砚,成为千古代表性的“砚痴”。
古人是这样评说的:“论文房四宝者,必云笔墨纸砚……唯笔不能耐久,所谓老不中书,纸置久则酥脆,难于使用,墨陈则失去胶性,而易于散碎,均难久蓄。唯砚性质坚固,传万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故砚之留千古而永存者。”
砚,文人最亲近,也是最生活攸关的用具。多少鸿篇巨著、奇书名画,都起于这方寸之间。作为书斋案头朝夕以对的文房之宝,砚在利于使用之外,更承载着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观照。一方砚,凝聚出先贤的格调与精神。
古代文人,格局广大,朴素唯真,他们认为砚既是实用之物,就应当以宜用为上,繁缛花俏的过度雕饰,未免有本末倒置之嫌。
所以关于砚的形制,米芾说道:“士人尤重端样,以平直斗样为贵,得美石无瑕必先作此样。”砚的好坏与石质有直接关系,对于那些天生丽质的的石材,自然无需多做雕饰。其色其纹,天状地设,外形洗练,则为至美。
当今书画爱好者中少有使用砚台磨墨取墨汁的人,因此砚台的实用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淡忘。
然而磨墨自有两大好处:
其一,磨墨所得墨汁油润,不损伤笔毫;
其二,古语有云“研磨心性”,磨墨的过程不仅是得墨汁的过程,更是气定心平,灵思乍现的过程。
砚石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
也是一种心境艺术,
或称之为发现美的艺术。
中华名砚,它们既有人工雕刻之精美,又有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之灵秀。一块绝妙的砚石,那是亿万年的造化,水火轮回,妙造天成,尤其是砚石上的石品花纹,更是妙不可言。可谓“一砚一世界”,“一景一奇观”,宇宙神奇尽在砚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