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张明文——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专访张明文大师
2016/7/16 16:29:19

 
“中国刻瓷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
      China,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中国”的英文译名。其实,china还有一个英文译名----“瓷器”。从唐代以来,陶瓷沿“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辗转到欧洲,在很多西方人眼中,瓷器就是中国的“代名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刻瓷作品【相见欢】 
      把文字或者图案雕刻在瓷器上,被称为刻瓷。今天我们要带您认识的张明文大师,就被誉为当代“中国刻瓷第一人”。刀锋与瓷釉的碰撞,智慧与灵巧的结合,刻瓷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刻镂艺术的集大成者。张明文用毕生的精力,以一位“老陶工”的孜孜以求,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刻瓷艺术。
      记者:我刚才跟您握手的时候我还觉得你的手很有力。
      张明文:有劲。
      在采访张明文之前,我一直在想象这会是怎样的一双手?没有预想的那样粗糙,却结实有力。已经75岁的老人满头银发,面容清癯,一张嘴却又是亲切的山东淄博口音。一代大师,离我们好像很远,其实却如此亲近。
      记者:现在还在带徒弟?
      张明文:不光带徒弟,去年一年我干了整整120件。
      记者:您现在这个手(上的)力度没有受年龄的影响?
      张明文:没事。
      记者:那真不简单。
      张明文1941年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8岁到国营山东淄博瓷厂就业,直至退休。从一而终,这是那一代手工艺人几乎相同的人生轨迹。

 
      淄博是中国著名的瓷都,有着几千年陶瓷生产史。20世纪70年代初,淄博陶瓷开始谋求新工艺的发展。当初定了两个发展方向:一学江西景德镇的粉彩,二学湖南醴陵的釉下彩。那时,在瓷厂做设计工作的张明文原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往下走,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个刻瓷小瓶,刻瓷画面既像国画,又有点金石味道,这让他非常着迷。回到家后就找来一个瓷瓶,让爱人扶着,尝试着刻了一株梅花,并配上了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这个小刻瓷瓶被当时淄博瓷厂的厂长槐兴亮看中,把它放到了企业的展室。正巧被前来瓷厂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看到,当即就定下300件这种刻瓷作品作为国礼。
      “厂长高兴极了,说‘张明文什么也别干了,给你5个女孩’,叫我带着,完成了300件定货。一看刻瓷能够赚钱,作为国营工厂就是命运(转机)。”
      张明文的人生从此与刻瓷牢不可分。刻瓷艺术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出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般分为起稿、雕刻、着色三个步骤。它不但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还要讲究中国画的笔墨功力;既要讲究金石艺术的各种刀法,还要有高超的雕刻艺术修养。书不离枕、笔不离身,精研书画、潜心治印,成为张明文每天生活的真实写照。40多年来,他用一把神奇的刻刀在同为国粹的陶瓷上刻下5000年华夏文明的历史、艺术和文学。2003年,张明文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6年又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是中国刻瓷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者。
      “我当时并没有多么喜悦,就写了毛泽东《七律·长征》里头的两句话“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年除夕我亲自跑到一家裱画,自己扛到家,出租车放不上,过了一个好年。”

 

      让张明文当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是《敦煌归真》。《敦煌归真》是一尊翠玉色的青瓷鹿头樽刻瓷作品,上面雕刻着众多仕女,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美不胜收,恰如敦煌壁画的刻瓷移植,整个画面给人以祥和安宁的向往。
      不过,张明文刻刀下的敦煌仕女与传统的敦煌壁画又有着明显的差别。敦煌壁画中的仕女图讲究“站七坐五蹲四盘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