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奎:我的收藏故事
2016/10/12 17:14:09

 
      朱奎,1953年生于北京西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童话家,收藏家,瓷器鉴赏家。1988年去德国留学至今,德籍华裔,现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德国分社社长。
      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文献之一。
      载于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论文集。
      人到年龄了,喜欢回忆过去,有些记忆虽然说不上是刻骨铭心,却时不时浮现在脑子里。
      小时候,从记事起,三件事印象最深刻。
      一个是父亲快下班的时候,刚刚开始记事的我常常坐在北京宣武一个四合院门口的门礅上,望眼欲穿,等父亲下班,有时候,会在门礅上睡着了。
      一个是睡觉总做相同的梦,梦见从什么地方掉下来,摔的满眼冒金星。原因是,我一个人睡单人床,每逢这个时候,准是从床上掉下来。父亲发现了,就把我抱回床上,如果没有发现,就会在床下睡到天亮。
      前面两个与收藏没有任何关联,却是永不忘记的,下一个最深刻的记忆,却与我后来的收藏多多少少有些关联。年长了,回想起来,我把她归结为潜移默化。从20多岁开始收藏瓷器开始,脑子里总浮现出从16岁下乡后直到二爷作古再也没有见过的二爷手里提啦着一个刚从北屋铺底下拿出来的瓷瓶,去收购瓷器古玩的店里售卖。那时候,年纪小,好奇。就特意趴到北屋铺底下去看,撩开挡下来的床单,床铺地下摆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瓷器,北屋里屋的铺底下也是如此。因为整个四合院里住的都是家族内的亲戚,出于好奇,索性把大院里各屋的铺底下看了个遍,南屋婶子的铺底下也有。
      长大以后,从父亲口里得知,爷爷解放前是开当铺的,去世以后,买卖连同大院就都归了二爷。解放以后直到二爷做古,二爷从来没有工作过,全靠变卖家里的古玩家具补贴家用。后来,有一次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同道共同参观故宫瓷器馆的展览,说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很多藏品来源于建国以后政府的征集和民间的捐赠,我曾经骄傲地对同道说,故宫博物院里一定有我二爷变卖的瓷器,二爷有意无意一定做了不少贡献。也许受此影响,或是与生俱来有这个好古的基因存在,于是,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因为小,没有钱买,碰见喜欢的瓷器,就细细揣摩。后来,有了稿费收入,就全都用来收藏。
      1974年,因为发表了几篇文章,从黑龙江兵团被借调到了黑龙江文艺编辑部(北方文学编辑部前身),随着创作日丰,就经常被邀请去开创作会议或者笔会,熟悉我的邀请单位都知道我喜欢参观博物馆,所以,不管去哪里开笔会或者会议,他们一定会做出特础安排,安排我去参观博物馆,有时候,整个博物馆就接待我一个人。有的地方还没有博物馆, 或正在筹建,也为我一人大开方便之门。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人在一位老先生的带领下,参观还在筹建的湖北荆州博物馆和还没有建成的河北平山博物馆。
 
      好像是78年,具体记不太清了,上海有个有名的作家周锐,当时在上海开会,他邀请我去参观他家里祖上的传承,几件清代官窑瓷器,我太喜欢了,因为喜欢,所以卖给了我一件大盘子。此类官窑器太少见了,我把她看成了我这次上海之行最大的收获。要离开上海了,车要开了,为了不出意外,我把盘子抱在怀里。这时候,我的忘年交,上海少儿社的老孟找到我,告诉我,这个盘子你拿不走了。周锐的太太和他闹翻了天,威胁要和他离婚,他不好意思来,所以,让我把钱还给你,把盘子拿回去。我半天无语,泼出去的水怎么可以覆收?在老孟的执意坚持下,盘子被抱走了。我坐火车回北京这一路都不愉快。于是,圈子里很快都知道了周锐如何丢了面子以及上海人如何怕老婆。
      78年下半年,我来到北京组稿,一个舅舅知道我喜欢瓷器,特意来找我,请我去他的家里看看。父亲也喜欢古玩字画,我和父亲骑车去了舅舅家,舅舅家里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青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