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型“高足杯”
2019/8/6 17:12:10

 
元 青花赶珠龙暗龙高足杯
      高足杯,最早作为酒具使用,有陶瓷、金属、玉石等诸种材质。元代高足杯俗称“马上杯”。
 
元 龙泉窑青釉褐彩高足杯
      它是蒙元嗜酒习俗的见证,它是元代制瓷业大发展的象征;它的造型迥异于前代同类作品,在元代,它还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和卵白釉的新品类;因元代天才瓷匠的潜心琢磨,得以独创出世所罕见的品种;同时,它也是元代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型。

 
元 青花诗文高足杯
      最早高足杯始于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半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其中黑陶高足杯是目前已知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高足杯。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高足杯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黑陶高足杯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古时随着酿酒技术的进步和饮酒之风的日渐盛行,酒器也随之得到不断地改进,经过历朝历代的积淀,衍生出名目繁多的杯类酒器,高足杯也是其中之一。高足杯材质不一,不仅有陶器,还有青铜、金银、漆器、玉等质地,不同材质的高足杯在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
 
隋 白釉高足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对这种上部为杯或碗形,下部为高柄当足的器物,早期的历史文献不见记载,直到五代十国的周羽冲《三楚新录》才出现“高足碗”的名称。
 
唐 青釉花口高足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出土的殷商文物中,青铜酒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就有高足杯;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盛行,漆制高足杯频频出现;秦汉时期,玉质高足杯风靡一时。进入南北朝以后,青瓷烧制的杯类产品大量涌现,及至隋唐宋金时期,都有高足杯出现的痕迹。
 
宋 白釉花口高足杯 故宫博物院藏
 
元 龙泉窑青釉高足杯
 
明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高足杯
      1271年,蒙古人入主中原,同时也带来了以高足杯作为酒具的器用习惯,这种用五指抓握的豪迈饮酒方式与宋人斯文的饮酒方式截然不同。与前代瓷质高足杯相比,元代高足杯的器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杯身敦厚似碗状,长柄小圈足的造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蒙古人喝酒一向豪迈,高足设计便于五指抓握,即使骑在马背上,也可以大口豪饮。此外,修长的把柄便于他们系于腰间或挂在马背,因而高足杯也被称为“马上杯”。
      不过,随着政权的稳定,蒙古将士无需再在马背上把酒言欢,伴随入主中原的步伐也一并登堂入室,改为靶杯,大一点的还用来摆放果实。草原文化的审美趋向,也使得元代陶瓷出现了许多新面貌,从品种到纹饰、器型,无不与宋代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
 
元 龙泉窑青釉褐斑高足杯
 
元 龙泉窑青釉八宝纹高足杯
      高足杯是元代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型
      高足杯在元代极为盛行。从考古发掘来看,南北窑口皆有高足杯出土,但就元代高足杯来说,以江西景德镇窑和浙江龙泉窑为多,其中,景德镇窑的产品最丰富。有人对元代青花瓷的器形数量做过统计,得出“就国内所藏元青花总数说,高足杯约占22%”的结论。
 
元 卵白釉印花荔枝纹高足杯
 
元 卵白釉印花五爪龙纹高足杯
      构思奇巧当属高足转杯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中原的陶瓷工艺也受其影响而发生改变,元代陶瓷工艺也随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从造型到装饰,有了诸多创新,更多地体现出蒙元文化的特征和符号,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时作为统治阶层的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元 釉里红斑高足杯
 
元 釉里红菊纹高足转杯
      元代的景德镇窑高足杯不仅在釉色上创造出青花、釉里红、卵白釉等,还在器型上独创出精美绝伦的高足转杯。高足转杯的足与杯底结合处不同于一般的高足杯,杯底心有一圆锥状“公榫”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