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熄灭后继续闷烧渗碳,使陶器表面熏黑。第二种用生的树叶及生草烧出浓黑烟将器物熏黑。黎族会在烧制好后立即用一种植物树皮的汁液浇淋表面,这种处理不仅使陶器更加坚硬,还会形成一种纹饰,使陶器更加美观。佤族会将虫胶涂抹于口沿,盛液体的器物则会通体里外都要涂抹,以起到防渗透作用。藏族则在烧尽的灰烬上盖一层木灰使其慢慢冷却。
      对比几种烧造方式花费的时间发现,同样是露天烧制,但烧成的时间长短有很大差异。相比而言,平地堆烧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最短四十分钟左右,最长到十个小时。如汤堆黑陶酥油茶壶因个体小,器壁较薄,烧制大约四十分钟;云南土锅寨,要架柴草烧6小时。平地堆烧所需的烧制时间普遍在2-3个小时左右。坑烧相比于与平地堆烧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热能效率,但烧制时间并未缩短。如念者屯壮族先阴火烘烤4小时,然后覆盖上稻草再明火烧40分钟,陶器基本烧成。薄壳窑烧制时间较长,普遍在12小时以上。曼斗寨的陶器烧制过程一般多是上午九点许点火,次日七八点钟出窑。西藏地区薄壳窑烧制整个过程约12个小时。
 
藏族用“泥草”为燃料的烧陶
      在露天烧陶过程中,常见举行仪式活动祈祷烧陶顺利进行。如黎族制陶者手抓起“塞柴涯”树皮液中的渣子抛向四周,用黎语念口诀,并要求孕妇远离烧陶现场。花腰傣族、藏族等正式烧陶前也要进行必要的活动,如花腰傣族点火时口中还不断念着口诀,祈祷土锅顺利烧成。高山族点火前后,巫师都要念咒驱鬼,制陶期间陶工不得与丈夫同床,这些都是为了防止陶器烧裂。版纳人烧陶时,则将平时梳头时落下的头发放一点在燃料上,使陶坯在烧制过程中不易碎裂。其中藏族有些地方以制陶为生,在点火前祭祀陶匠“莲花生”。
      我国西部、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现存露天烧陶制法,传承久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其烧制技术在不使用窑烧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利用燃料等控制烧制气氛和温度,提高燃烧利用率烧制出可用的陶器,为我们研究古代陶器制作技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