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黑胎都是“官器”,既有时间上先后之别,更有风格上的“逸格”与“拙朴”之差异。
以下为龙泉地区其他窑口所出的黑胎标本。








以上是小梅窑黑胎残器标本,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开片纹路似白络。此种白纹现象在小梅、溪口和大窑一带出土的黑胎瓷片中均有发现,独以瓦窑路出土的器物最为明显,此应与当地的土壤环境息息相关,埋在土里的瓷片经过长时间的酸碱腐蚀钙化就会形成特殊的线走白纹。




以上为夜坞底出土黑胎残器标本。“夜坞底”现多改作“叶坞底”,其实不确,此处旧时大树林立,树荫遮天蔽日,白昼如同黑夜,夜坞底之名由此而来。叶坞底黑胎面貌较多样,总体质量亦较高。







以上为岙底出土黑胎残器标本。岙底遗址范围较大,只有几个点出土高质量的黑胎青瓷。其中亭后窑出了一批仿青铜礼器特征十分明显的的器物,但数量较少,烧制时间估计较短。




以上为亭后窑黑胎残器标本





以上为溪口窑黑胎残器标本
以上各窑口黑胎,以山连窑最早,有北宋之风,或为北宋晚期窑口,其余如小梅,夜坞底、岙底几处虽也出高质量的黑胎,但其精细程度都不及山连窑,其烧制时间为南宋早期,溪口瓦垟窑则最晚,据其器物分析,推测与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大致同一时期或更晚。
对于宋龙泉,恐怕大部分人贵黑胎而轻白胎。只要一见黑胎瓷器,就如获至宝,兴奋不已,动辄曰“仿官”,甚至直呼为“官”,更有人一提龙泉黑胎马上断语,“溪口窑”的,诸如此类或一知半解,或偏见,或激进。其实官窑就是官窑,不可能所有的黑胎都是官窑,官窑也不可能被仿造,“龙泉仿官”一说听着就别扭,细究起来问题多多。而龙泉黑胎的产地,除了溪口,大窑区片的黑胎瓷器比比皆是,不仅窑口诸多,质量相较于溪囗区片,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关于龙泉黑胎问题,已经在前文有论述,此处不再提及。本篇主要想谈谈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的白胎问题。
就胎质呈色而言,宋代龙泉窑的主流无疑是灰白色胎,灰中带白,白里泛灰,具体有深有浅。这是因为,宋代龙泉青瓷的瓷胎,其主要成份是当地的紫金土,含铁量高,所以在北宋时期,其瓷胎大多数是深灰色的,色调偏暗偏黑,胎质颗粒较粗,这也是胎土淘洗不精,除铁不净之故。当时的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没有发展动力,也没有外来技术的介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所以大多数产品粗略不堪,五管瓶,塔式瓶,粗足莲瓣碗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从一定角度来说,并不是胎黑就好,如南宋之前,胎色偏黑反而是质粗的一个表现。
从某种角度来说,由于紫金土含铁量高,龙泉窑烧制灰胎黑胎并不难,最难的反而是白胎。要获得细腻洁白的瓷胎,无疑要经过多次淘洗,去除铁质,工艺复杂,非精工细作不能得之。而洁净细腻的瓷胎是烧出上等天青之器的先决条件之一。此类白胎品,釉汁更是讲究,需取山中最佳之釉果炼之,加以多年陈腐方可取之为用,如此人力物料加之火候天成,方能烧出温文柔美,素静淡雅的上等天青之器。
宋代龙泉窑白胎细瓷的数量非常少,少到一直被忽视,混淆在诸多灰白胎中被笼统称为“白胎”。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将“白胎细瓷”这一概念,从相对于黑胎而言非黑即白的“白胎”中离析出来,宋龙泉窑青瓷在胎质呈色上分为灰胎、黑胎、白胎三种更为合理,而白胎细瓷少之又少,比之黑胎更见珍稀。
以下介绍两例白胎细瓷标本:



器物残底,足圈满釉,没有支钉痕,似定窑之覆烧而成,形制风格上亦有类似北宋定器汝瓷的格调,釉色似雨过天青,明净如洗,极其雅致俊秀。其瓷胎洁白细腻,胎壁坚薄,质地致密。从其断面观察,此器非拉坯而成,因系模范成型,底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