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昶林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树锋陶瓷艺术对话
2022/4/27 16:58:26

 
孟树锋,男,汉族,1955年生,陕西铜川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树锋自幼随家人在家族作坊学习制陶,后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耀州窑陶瓷烧制是一项纯地方性的、古老且中断800年后又重新恢复的工艺,孟树锋进入铜川市陈炉陶瓷厂工作后,他研究恢复了耀州青瓷、铜川民间瓷,并培养了这两个瓷种的基本技术队伍。孟树锋创造了耀瓷制作的“两刀法”及“半刀泥”形式的雕、刻、刻花技艺,刀锋犀利、流畅奔放。他的陶瓷作品基础坚实,洗练大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作品有:兰花雨伞桶、兰花九福碗等。
 
2020年12月17日,“第二届中国生活陶瓷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南郑州举办期间,我们几位渴望拜耀州窑孟树锋先生为师的陶友,得以向大师请教。
 
张昶林:就传统继承与创新的融会贯通,您是怎么看的?
孟树锋:向古人、历史,乃至今天其他窑口学习,是我创新的动力。我曾经采访、研究过陕西的木刻老艺人和木雕技艺,认为他有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的美学思想沁入其中,使其具有简约豪放的艺术风格。借鉴这种气势磅礴的美学意境来丰富自己,创作就会从更广的角度上摈弃行业和门第之见。我的有些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有些创作画了图也用泥做了小样,但最终也没有完成。在操作过程中,实际的制作工艺往往达不到创意的要求,眼高手低是常有的事。四十年前为在日本展览而制作的小五足炉、三足小缸、平折口尊等,就是查准资料,拿着标本认认真真地去照做,向前人和历史认真学习,向老祖先致敬。有了这样的过程,技术才能成熟。后来的作品中基本没有刻意地仿古,为陈炉陶瓷厂设计并制作的蓝花、铁锈花等产品,即是前朝风格的创新。
 
张昶林:您在初期研究、创新耀州瓷的时候,有没有较为满意的范例?
孟树锋:一件为在日本展览而做的青瓷提梁壶,综合了许多艺术元素。壶盖钮是学日本的南瓜蒂钮,提梁学宜兴紫砂的造型,龙首学传统的耀州瓷,三足学唐三彩三足盘的造型。提梁壶的杯子和茶托是按照出口瓷的比例关系而定,杯子口束起来的做法是学建窑茶盏和日本陶杯的造型。另外一件有创意的是同字笔筒,铜川旧称同官,我把“同”字从中间分开做两边的耳朵,笔筒上边是传统的莲荷纹刻花装饰,因为铜川是煤城,所以我在笔筒下边用的是黑釉装饰。笔筒做了大小两种规格,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从陶瓷艺术设计上对社会有了贡献。
 
张昶林:咱们当年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你带着我们看优秀的中国传统工艺,耀州瓷都有专柜展陈。今天耀瓷似乎影响小了,除了您和您的作品有些影响外,其他的确乏善可陈。您看这个情况怎么办?
 
孟树锋:耀州瓷现在的市场不景气,我本人也没有很卖力地包装和宣传,在省外的名气还有些。如北京的一位藏友大年三十晚上打电话说,他正在一边看春晚一边捧着我创作的一件青瓷洗。希望我的作品能落在赏识我的技艺、珍视我的作品的人手中,让他慢慢认识作品中的美和价值。我一些作品中刻的字都是承载历史信息的,是作品增加的卖点,就等待业界和藏家回过头来认真地去研究和收藏它们。再就是耀瓷本产区现有人才水平的提升和新一代人才的培养,以及正当的行业宣传与推广还得加强。
 
张昶林:我听很多人说您的作品在技巧上让人如获至宝,但又好像如坠云雾。因为有些做法好像在古代作品上见到过,可是不明白是怎么做的?有些在其他窑口的作品上表现过,反而耀州窑古器上却没有,您是怎么做的?
孟树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的工具是自己做的,不同的工具都有其特定的用处。我做佛经缽内部刻字的时候,就在拐刀或钩子后面绑上一根长杆子。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